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三十四章 徐光启的大礼

第三十四章 徐光启的大礼


推荐阅读: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夫君能有什么坏心思抱歉,小姐我只动手想你从心底最深处晚来风甜立教称祖诸神基金会海盐味的蓝完球!我的崽居然是反派被捉后,本喵全靠卖人设为生!九零空间:星际大佬靠医术爆火了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

数十石,不过当地却叫做红薯,味甘。
朕就在想,西洋小国能吃的,那种植到大明,定然也是能吃的,只不过两地情况不一。
想要种植到大明,需要培育适合大明的良种才行,先前出现毒死人的情况,想必并未培育出,最合适大明种植的良种所致。
或者就是不清楚甘薯的食用方式,见到一人误食毒死,就口口相传所致,叫知道甘薯的人,都敬而远之。”
为了能叫红薯这一高产作物,在大明提前培育出合适的良种,并给予红薯相应的肯定,为后续大规模推广种植做准备,崇祯皇帝只能将事情引到郑和身上。
“在徐阁老先前所书甘薯疏中,也曾提到甘薯,亩产惊人,味甘。”王在晋听闻此言,眉头微蹙起来,说道:“若陛下所说红薯之物,与徐阁老所提甘薯,是一物的话,那想来是先前所种的甘薯良种,并不完全适合大明种植。”
“陛下,若此事是真的话,那是否能先在京东屯田那边,小范围的种植?”王洽双眸微张,对崇祯皇帝说道:“现在我大明各地治下,频生灾害,倘若能多一类产量极高的作物,那对国朝而言,绝对是件利好的事情啊。”
岂止是利好啊。
增加一项农作物,这在饥荒年,连观音土都能吃,吃先前没见到的红薯,对那些灾民而言,根本就不算什么。
并且红薯的种植周期,相对较短,茎叶也是能食用的。
听着王在晋、王洽所讲,崇祯皇帝脸上笑意不减,但心里却生出种种想法,若是能培育出合适的红薯,可先行在皇庄那边大面积推广种植。
只要市面上出现的多了,那根本就不用朝廷下达指令,临近地带的百姓,都会逐步接受此物的。
不过被派去东南一带的阎应元,这一趟算是白跑了。
算了,白跑就白跑吧,能早发现红薯一物,阎应元这趟也没算白跑,将抗清三公聚在一起也行。
希望阎应元此番前去东南一带,能将途中的所见所闻,都完整的记载下来,这对后续整顿东南事,会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章节: 第二十九章 大建设(2)第三十章 京城要改变第三十一章 除四害,指一条明路第三十二章 奏请屯田疏第三十三章 粮食,粮食!第三十五章 农科第三十六章 开海前奏曲第三十七章 并卫设州第三十八章 庙堂风起第三十九章 有事找内阁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