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七十七章 遍地蛀虫啊!

第七十七章 遍地蛀虫啊!


推荐阅读: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夫君能有什么坏心思抱歉,小姐我只动手想你从心底最深处晚来风甜立教称祖诸神基金会海盐味的蓝完球!我的崽居然是反派被捉后,本喵全靠卖人设为生!九零空间:星际大佬靠医术爆火了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

“臣…李邦华,拜见陛下!”
走进东暖阁的李邦华,见到崇祯皇帝后,神情肃然,拱手作揖道。
瞧见一向注重仪容的李邦华,眼下是这般狼狈的模样,崇祯皇帝心里便猜到,叫其督办的通敌案,只怕拔出萝卜带出泥了。
“快免礼。”
崇祯皇帝伸手说道:“来人啊,给李卿赐座,斟茶。”
“陛下,不必了!”
李邦华抬起头来,眼神坚毅,在崇祯皇帝的注视下,竟行跪拜之礼,正色道:“陛下…臣有要事奏报,请陛下屏退左右!”
“都退下。”
崇祯皇帝剑眉倒张,看着李邦华,冷冷的说道,以韩赞周为首的太监宦官,忙低首朝殿外退去。
“说吧,是太原府出事了,还是山西出事了。”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缓步朝李邦华走去,平静道:“朕要听实话,把查明的情况,都禀明于朕。”
言罢,崇祯皇帝弯腰拉起李邦华。
“陛下!自臣奉旨督办通敌案以来,与刘鸿训先去宣府镇,后去太原府,期间审讯了一应涉案之人。”
李邦华难掩激动,眉头紧蹙道:“宣府镇那边,主要和八大贼勾结的,即各处统兵的将校。
但是到了太原府这边,问题就变得复杂了,甚至有种种的迹象表明,还牵扯到了就藩太原的晋藩……”
李邦华情绪激动的说着,崇祯皇帝平静的听着。
只是叫崇祯皇帝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所定的铲除八大贼的行动,意在解决大明境内的汉奸走狗,斩断建虏八旗的一条臂膀,完善对建虏经济制裁的漏洞,只是事情却闹大了,产生了极强的影响和波澜。
“照你这样所说…以范家为首的八大贼,这些年在边地一带,之所以能有那等胆大妄为之举。”
崇祯皇帝神情冷峻,看着李邦华说道:“实则是在他们的背后,还藏着一帮家贼硕鼠,甚至还牵扯到了宗藩?
事实上过去这些年,国朝所调拨的钱粮,途径山西之际,就被所涉府县截留不少,可却没人将这些事情禀明国朝?”
肆虐山陕一带的流寇起义,是崇祯元年正式爆发的,至今已有三年有余,但流寇起义造反一事,最早却能追溯到天启年间。
那时的山陕两地,不是雪灾,就是旱灾,要不就是地震,这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加之摊派的辽饷等,使得治下的百姓负担极其严重。
这导致山陕两地的阶级矛盾,一直都是很尖锐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态势下,彻底没了活路的前提,大明的百姓是绝不会造反的。
可一旦说造反的话,那所爆发出的威力,将会是难以想象的存在。
都他娘的快要饿死了,管你他娘的是否是正统!
“没错陛下!”
李邦华神情有些憔悴,点头说道:“虽说臣此去太原府,并未去往山西其他府县,可就太原府一地之态势,就叫臣等发现了很多问题。
太原府治下,恶吏遍地,欺压百姓的恶绅,甚至是……”
说着说着,李邦华就讲不下去了,每每想到在太原府的所见所闻,李邦华的心,就是极为的痛心疾首。
在国朝面临威胁之际,一心想平定流寇作乱,好叫山陕等地能尽快恢复秩序,甚至调拨大量的钱粮。
可镇压剿灭各股流寇的这几年,非但流寇造反的势头,没有被镇压下来,相反却愈演愈烈。
‘幸好这次督办通敌案,朕先行派了曹化淳去山西,还派了刘鸿训随行啊,不然的话,就依着李邦华的性情,也不会做出这等决断啊。’
看着此刻李邦华的神态变化,崇祯皇帝心里暗暗说道,大明吏治腐败一事,他比谁都要更清楚。
导致这种局面的形成,就是连年的党争所致,尤其是到了天启朝,在自己皇兄的或有意,或无意,叫魏忠贤掌握大权,于外朝罗织阉党(齐楚浙党残余势力),一步步斗垮东林党,把持着朝纲。
“现在曹化淳和刘鸿训,还在太原府留守?”
收敛心神的崇祯皇帝,看向李邦华询问道:“李卿,你在归京之前,你们几人,对此事有何看法?”
尽管崇祯皇


相关章节: 第七十二章 朕扩军,花你家银子了?第七十三章 风起天津第七十四章 暗度陈仓第七十五章 壮哉,天津将军第七十六章 贪污案扩大了第七十八章 走一趟吧第七十九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八十章 有问题吗?没有问题!第八十一章 一府一钦差,杀的就是贪官!第八十二章 皇太极要反扑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