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九十五章 巡视西山(1)

第九十五章 巡视西山(1)


推荐阅读: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夫君能有什么坏心思抱歉,小姐我只动手想你从心底最深处晚来风甜立教称祖诸神基金会海盐味的蓝完球!我的崽居然是反派被捉后,本喵全靠卖人设为生!九零空间:星际大佬靠医术爆火了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

“咚咚……”
“哒哒……”
銮驾外响起各种声音,崇祯皇帝倚靠在软垫上,随驾的徐光启正襟危坐,他心里不是很清楚,天子为何选在这个特殊时期,出京前去西山巡视。
以朱纯臣为首的京卫都督府在职勋戚,以孙祖寿为首的九门提督府,组成了这次随驾的护卫班底,这么大的动静,肯定会在朝中引起风波的。
只是徐光启哪里会知道,这就是崇祯皇帝想要的效果。
他要一次次的拉扯朝中的文官群体,不要以什么祖制,什么不宜出京为借口,阻挠他到京城之外巡视。
虽说崇祯皇帝心里也清楚,离京出巡的耗费很大,对地方造成的伤害不小,但永远待在紫禁城这座深宫中,想亲眼看到外面的世界,想做出相应的调整,是很难的事情。
以后崇祯皇帝会较频繁的离京出巡,至少北直隶治下各地,他都要走一圈,毕竟这是他谋定的基本盘。
离京出巡的一应的耗费,皆会由内帑承担,并严厉禁止地方官员,在地方大费周折搞什么迎驾事,触犯此律者,没说的,免去官职。
甚至崇祯皇帝都在心里做好准备,等后续推行各种新政时,江南那边若闹腾的厉害,要御驾亲征再干一次江南。
毕竟尾大不掉的士绅、大小地主等特权群体,在江南牢牢把持着各种资源和渠道,底层的百姓群体,成了他们肆意盘剥的对象,不对江南地放放血的话,那某些顽固派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当然这样的谋划部署,都要等到五年后,甚至八年后,乃至更久,才会发生了。
毕竟不重创建虏,不重整九边重镇,不解决流寇作乱,就妄图大规模推动新政,那无疑是在取死。
“爱卿,你对当前的朝局,有什么看法?”
崇祯皇帝放下手中的奏疏,看向徐光启说道:“朕这些时日,在国朝所做的决断,卿觉得是对是错?”
本正襟危坐的徐光启,心里一紧,思绪却杂乱起来。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啊。
“爱卿不必这般紧张。”
崇祯皇帝瞧出徐光启的变化,微微一笑道:“这里只有我们君臣,该说什么,就说什么,朕想要听真话。”
虽说徐光启推崇西学,但却也是个务实派,是心向大明的,崇祯皇帝不会因为这些事情,就忽略徐光启的才能。
再者言吸取西学的精华,摒弃西学的糟粕,好叫大明也能有所改变,这在崇祯皇帝的眼里,还是很有必要的。
海纳百川嘛。
神州向来是包容开放的。
只不过近几十年间,大明走进党争的怪圈,叫先前积攒的矛盾,在小冰河时期下的推动下,悉数都爆发出来了。
崇祯三年的大明,还能抢救一番的。
“启禀陛下,以臣之见,陛下所做出的这些决断,皆是利国利民之策。”徐光启剑眉倒张,向崇祯皇帝作揖行礼道。
“不管是整饬京营事,还是整顿崇文门税关,亦或者总河、仓场事、给予内阁更多的权柄等等。
臣明白陛下想整顿朝堂,好叫先前混乱的朝局,恢复到安定的秩序下,毕竟现阶段的国朝,可谓是内忧外困。
频生的灾害,肆虐的流寇反叛,虎视眈眈的建虏,包括各地赋税所存问题等等,都是不容小觑的存在……”
徐光启是真敢讲真话啊。
不过朕喜欢。
听着徐光启所讲的这些,崇祯皇帝的脸上露出笑意,他不怕朝臣说真话,就怕朝臣联合起来哄骗自己。
毕竟他这个大明天子,在紫禁城,在京城,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可离开了权力中枢,又有多少人认他呢?
在皇权不下乡的大势面前,政令出了京城,不利于自身的种种政令,那些在地方为官的群体,包括士绅、大小地主等群体,又有多少会真心奉行呢?
“爱卿能体会到朕的用意,能体悟到朕的难处,朕心甚慰啊。”
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开口道:“朕将爱卿擢进内阁,就是想叫爱卿,能多多的替朕分忧,替社稷分忧。
以后在内阁这边,要多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不要只放在武备


相关章节: 第九十章 进击的内厂第九十一章 天津好天,开海伊始第九十二章 陛下,此事恐引风波啊!第九十三章 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第九十四章 仓场事,断不可再出问题第九十六章 巡视西山(2)第九十七章 奖惩制度第九十八章 三棱军刺第九十九章 灾民潮第一百章 赈灾前指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