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一百零一章 国丈啊,朕赐予你个机缘

第一百零一章 国丈啊,朕赐予你个机缘


推荐阅读: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夫君能有什么坏心思抱歉,小姐我只动手想你从心底最深处晚来风甜立教称祖诸神基金会海盐味的蓝完球!我的崽居然是反派被捉后,本喵全靠卖人设为生!九零空间:星际大佬靠医术爆火了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

真定、保定一带出现灾民潮,天子乾纲独断,任性的要专断灾民事,且临设赈灾前指,以顺天府尹孙传庭为赈灾钦差,留京主持赈灾事。
且委派九门提督孙祖寿,率部分忠勇军、西苑讲武堂、神机营右掖、左哨,紧急赶赴真定、保定,这在朝堂引起不少的议论,然多数的朝臣,都选择沉默。
对待在朝的文官群体,包括那些东林党人,都很想看一看,一旦这次赈灾事,不能妥善解决,那将会给京畿造成怎样的影响和风波。
届时他们便可寻找机会,奏请规谏天子,罢黜掉先前所做的诸多事宜,毕竟他们自身的利益,被触碰的太多了。
“王伴伴,给北直隶治下八府的皇庄,传达的口谕,都派出人手了吧?”崇祯皇帝站在地舆图前,对王承恩说道。
“都派出人手了。”
王承恩欠身说道:“且按皇爷的旨意,一应的人手,包括要筹建的劳工队伍骨干等事。
都着外派的内廷宦官,抵达所去皇庄以后,再三给所在掌庄太监强调。”
“嗯。”
崇祯皇帝应了一声。
对当前朝堂的局势,崇祯皇帝的心里很清楚,不知有多少沉默的大臣,想看着自己在这次赈灾事上出错。
一旦赈灾事处理的不好,那朝中的文官,就会联起手来,向自己行规谏之事,以叫先前所立一应优势,悉数给裁撤掉。
只可惜对待赈灾事,大明的绝大多数群体,都停留在被动的赈灾措施上,却没人想过积极调动的措施。
不叫内阁、户部等有司插手,就是崇祯皇帝想以最快的速度,叫他认为可靠的人手,归属到赈灾前指编制下,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事。
‘想看朕出丑,那你们未免太小瞧朕了。’
崇祯皇帝眸中闪烁着精芒,看着眼前的地舆图,心里暗暗说道:‘别说是三十万的灾民,就算来上五十万,那朕也能将他们都给消化掉。
一个整修京城事,一个分流皇庄,再加上各地整修水利,以及遴选勇壮,编练到忠勇军、神机营等部。
有先前抄家所得粮食,加上内帑充沛的银子,朕叫你们看看,什么叫做赈灾!’
对孙传庭、黄立极、孙祖寿他们的能力,崇祯皇帝是非常信任的。
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叫他们适应这种赈灾方式,并在实际的赈灾过程中,总结实际的赈灾经验,完善这套积极的赈灾方式。
只要此次的赈灾事,能妥善的进行解决,那么所斩获的获益,将会是寻常人等,所难以想象到的。
“皇爷,国丈来了。”
庞天寿走进东暖阁,作揖行礼道。
“宣!”
崇祯皇帝一甩袍袖,转身朝龙椅处走去。
既然是靠赈灾事,锤炼一些队伍,那崇祯皇帝也要借助此次赈灾,叫京畿这边,出现些不同的东西。
被自己捏着命门的吝啬国丈,亦是这其中的重要一环。
“老臣拜见陛下!”
红光满面的周奎,走进东暖阁后,向自家女婿作揖道。
“国丈免礼吧。”
崇祯皇帝微微一笑,伸手道:“王伴伴,给国丈赐座,斟茶,朕要与国丈畅谈。”
“喏!”
王承恩忙作揖应道。
随后便朝殿外走去,指挥着值守的宦官,给当朝国丈搬来木墩,斟茶。
“国丈,朕听说眼下汇通票号,取得的成就不小?”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看向周奎说道。
“启禀陛下,的确取得了一些小成就。”
坐在木墩上的周奎,微微欠身道:“眼下京城这边,开设有一家总号,两家分号,另通州、天津、沧州等地,皆开设有分号。
所揽储银子超五百万两,放贷出去的银子,亦有三百多万两,赚取的银子,亦有十几万两了。
老臣近期打算,在东光、故城、武城、临清州等地,再开设一批分号,好叫汇通票号的名头,在北直隶、山东等地打出去。”
你个老东西,还挺有头脑的啊。
知道先沿着大运河开设,借助漕运之便,来回调动资金流向。
漕运是大明南北的经济命脉。
这南来的,


相关章节: 第九十六章 巡视西山(2)第九十七章 奖惩制度第九十八章 三棱军刺第九十九章 灾民潮第一百章 赈灾前指第一百零二章 分流第一百零三章 显威第一百零四章 卢象升募兵第一百零五章 大明在改变第一百零六章 满桂的野望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