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一百四十一章 赈灾公署

第一百四十一章 赈灾公署


推荐阅读: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夫君能有什么坏心思抱歉,小姐我只动手想你从心底最深处晚来风甜立教称祖诸神基金会海盐味的蓝完球!我的崽居然是反派被捉后,本喵全靠卖人设为生!九零空间:星际大佬靠医术爆火了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

“关于赈灾事,诸卿是怎么想的?”
稳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神情平静,看着韩爌他们,道:“直隶大旱,山东大水,这两场灾害,来的不是时候啊。
陕西平叛流寇,山西镇压民乱,辽东更有建虏虎视眈眈,再加上,从山陕逃难安置的灾民,朝廷难啊。”
崇祯皇帝一言,叫韩爌、温体仁这帮内阁大臣,毕自严这些户部大臣,一个个都流露出忧色来。
是啊。
内忧外患。
眼下正值春耕时节,山陕两地的情况,就不用多提了,能种下多少粮食,收获多少,都是不好说的。
毕竟此前的山陕两地,雪灾、旱灾、地龙翻身,就像是商量好了一般,一个接着一个。
辽东,别说是种粮食了,那就是个无底洞。
尽管现阶段的辽前,在孙承宗出任辽东督师后,停下了营建坚城坚堡的行为,但戍守辽前的数十万大军,亦是笔不小的开支啊。
“陛下,当前国库这边,恐无法拿出两地赈灾粮饷。”毕自严走上前,带着忧容的神情间,透着心累,作揖行礼道。
“崇祯二年那场建虏寇边,进犯我大明关内,造成诸多损失,包括各项的开支,即便是到……”
毕自严所说的这些话,崇祯皇帝的心里明白,这并非是人家有意推脱什么,不想过多为社稷分忧。
作为大明的财相,这大明的满朝文武,都没有毕自严更难的了。
几近失衡崩塌的财政体系,门类颇多的各项开支。
面对这种情况,错非当初的崇文门税关整顿,张家口榷关的开设,大明国库啊,早就跟着摆烂了。
‘面对大明目下这种混乱局势,在情况稍稍有所好转,又闹出大的灾情,纵使是大明财相,亦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看着愁容满面的毕自严,思绪万千的崇祯皇帝,心里暗暗道:‘不过摆明了难处,亮明了困难。
这样才好叫内阁这边,支持自己的谋划部署。
不然灾情这般严峻,官场又这般腐败,若还按照原来那一套,被动赈灾的话,那无疑是蠢材行为。’
彼时的文华殿内,陷入到一片沉寂之中。
对韩爌、温体仁这帮大臣,他们一个个都在等天子开口。
别看当前国库拿不出银子,但是天子内帑充沛啊。
从整肃内廷开始,到崇文门税关整顿,再到铲除八大贼,仓场亏空等等,这期间杀了多少人,抄了多少家,一应的赃银,可都是充进内帑了啊。
就算天子先前拿出一部分,解决部分军饷开支,可是内帑的银子,依旧充沛啊。
当前直隶大旱,山东大水,这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身为大明的天子,若眼睁睁看着灾情糜烂,那谁还为朝分忧啊。
“从朕御极以来,大明是年年受灾,朝廷是年年赈灾。”
看着不言的众人,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开口道:“包括皇兄御极登基,那七年间,也几乎都是这般,朕有些时候,就一直在想啊。
除了这雪灾、地龙翻身,是人力所无法左右的。
但像水灾、旱灾、蝗灾之事,若是地方修建水利设施,拓宽河道,筹建储水之库,那是否能减缓些灾情造成的损失?
可事实上并没有这样。
据朕所知晓的情况,这朝廷调拨的赈灾粮饷,多数都耗费在赈灾事上,却无人看到朕所想的这些。
这不好。
很不好。
倘若大明日后,还是年年遭灾,年年这般,那朕想问问诸卿家,国库没银了,内帑没银了,那朝廷还怎么办?”
文华殿内很安静,韩爌、温体仁、徐光启这帮内阁大臣,包括毕自严这些户部大臣,都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透过天子所讲的这些,他们敏锐的觉察到,针对直隶大旱和山东大水,天子似乎有一些新的想法。
或许这些想法,跟当前的大明官场,所奉行的潜规则是违背的,所以一旦提出,可能会在朝野间引起热议。
“此次直隶大旱和山东大水,一应赈灾所需粮饷,皆由内帑调拨。”
崇祯皇帝深邃的眼眸,闪烁着精芒,平静道:“但


相关章节: 第一百三十六章 红夷大炮第一百三十七章 火炮种类第一百三十八章 乱世繁华第一百三十九章 钱法尚书第一百四十章 灾情第一百四十二章 和光同尘第一百四十三章 卢象升发威第一百四十四章 白莲(1)第一百四十五章 白莲(2)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直隶赈灾行署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