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一百五十五章 阎应元的大礼

第一百五十五章 阎应元的大礼


推荐阅读: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夫君能有什么坏心思抱歉,小姐我只动手想你从心底最深处晚来风甜立教称祖诸神基金会海盐味的蓝完球!我的崽居然是反派被捉后,本喵全靠卖人设为生!九零空间:星际大佬靠医术爆火了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

大明的烂事,烂账太多,纵使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也不是万能的,毕竟治理天下,离不开文官群体。
若是大明没有诸多的流寇叛乱,只一个建虏叛乱,那财政压力就会减少很多,崇祯皇帝也不会一边做事,一边向文官群体适当的去示好。
说实话,天启皇帝放纵厂卫,叫魏忠贤顶在前面,在朝跟文官群体斗,尤其是跟东林党人,在阉党势起的那一年,即天启四年后,的确叫财政方面,得到不小的缓解。
不过这种方式,对于大明朝来说,无疑是饮鸩止渴。
因为不管是阉党,还是东林党,本质上都属于同一类型,即守旧派利益群体。
若崇祯皇帝想当亡国之君,那也能走他皇兄的路子,但显然崇祯皇帝并不想这样去做。
“卢卿果真没有叫朕失望啊。”
东暖阁内,响起崇祯皇帝的赞许声,“这才过去多久啊,北直隶赈灾行署,就迅速的搭建起来了。
这大名府治下,已经开始有所改变,不错,不错,看来这些时日,卢卿做出的事情不少啊。”
王承恩见自家皇爷这般高兴,脸上亦流露出些许笑容。
回想起前几日,以韩爌为首的阁臣、枢辅、廷臣,集体请辞事,王承恩这心里啊,就甚是心季。
如果说这样的事情,真的朝那样的态势发展,只怕朝堂这边,就会先乱起来,到时大明各地就会跟着乱起来。
“王伴伴,山东那边是否有呈递的密奏?”
崇祯皇帝放下手中奏疏,对王承恩说道:“这赈灾公署的设想,在北直隶所取得的那些成效,看来是正确的。
山东那个地方,太重要了,不能因为一场水灾,就彻底乱起来,现在大明最不能有的,就是民乱了。”
“启禀皇爷,暂时还没有。”
王承恩欠身说道:“不过算算时日,由内帑所调拨的赈灾钱粮,经漕运的话,也该抵达山东境内。”
“那就再等等看吧。”
崇祯皇帝点头道:“此次直隶和山东,倘若所设赈灾行署,能切实担负起担子,那对国朝来讲,无疑是件好事情。”
有明以来,在中枢所设衙署,地方所设衙署,那都是文官群体的自留地,想绕开他们做些事情,其实是不容易的事情。
就好比这赋税征收方面。
被文官群体卡着脖子,很大程度上就会陷入别动。
甚至特设的军机处,从较大程度上来说,也是会受文官群体的影响,不可能做到绝对的部署。
不过叫军机处总揽平叛事,却能在国朝层面,形成统一的部署,减少不必要的流程,这也是崇祯皇帝最看重的。
而在前些时日,顺势设立的赈灾公署和理藩院,那势头就不一样了。
特别是这个赈灾公署,包括地方上的赈灾行署。
在大明文官群体的眼里,这就是一个非法组织,是不受大明主流所承认的,是侵害他们利益的。
然而崇祯皇帝偏要用这个机构,来吸纳没有出路的寒门生员,甚至是有理想有抱负的生员,乃至是更宽泛的读书人群体。
叫他们通过严峻棘手的赈灾事,在基层狠狠的摔打磨砺,哪怕中途有退却的,哪怕十个里只能培养出一个,这对崇祯皇帝来讲,都是稳赚不赔的事情。
再一个若是在他们之中,敢有把手伸到赈灾粮饷上的,那崇祯皇帝杀起来,就没那般多要思量的了。
晋升的希望都给你们了,只要踏实肯干就能逐步擢升,若这样还敢贪污,那不就是自寻死路吗?
北直隶和山东两地,是崇祯皇帝着重布局的。
毕竟两地的巡抚,一个卢象升,一个袁可立,外加上登来巡抚孙元化,都是务实、肯干的贤才良臣。
由他们所在辖区内,主抓起来的地方赈灾行署,定然能起到不错的成效。
“对了王伴伴,李自成这边,是否离京赴津了?”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继续询问道。
王承恩欠身道:“回皇爷,是昨日离京的,一应的人手,包括所需甲具、军械等,都一同押送天津,包括皇爷要传递给东江的密旨。”
最近朝堂这边


相关章节: 第一百五十章 宗藩之患第一百五十一章 理藩院第一百五十二章 勋戚的一小步,理藩的一大步第一百五十三章 请永废矿税第一百五十四章 二选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心系天下苍生,当磨砺第一百五十七章 结硬寨,打呆仗第一百五十八章 四卫营归京第一百五十九章 增补东江第一百六十章 这盘棋,终究是活了!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