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城的改变(1)

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城的改变(1)


推荐阅读: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夫君能有什么坏心思抱歉,小姐我只动手想你从心底最深处晚来风甜立教称祖诸神基金会海盐味的蓝完球!我的崽居然是反派被捉后,本喵全靠卖人设为生!九零空间:星际大佬靠医术爆火了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

阜财坊。
早些年,一场诡秘莫测的爆炸,叫内城这处坊市,摧毁民宅无数,特别是阜财坊的南部诸街道,迟迟就没有进行重建。
原因很简单,没钱。
走在这阜财坊规划的宽道上,随处可见各种建筑材料,不管是远处,还是近处,都能瞧见不少竹制的脚手架。
“老爷,现在阜财坊南部各处,所规划建设的各类建筑,都在加紧建造中。”王承恩紧跟在崇祯皇帝身后,开口说道:“一开始的时候,为挖设地下的建筑设施,耗费了不少的时间。
但是随着地下设施竣工,整个营建效率就提高不少,那武备院所研制的水泥,可谓是提供不少便利。
现在仅京城那几座皇庄,就筹建起不少的水泥窑,单单是这一项,皇庄这边每月都有不少进项。”
“嗯,水泥这种东西,对营建确实有着很多好处。”
崇祯皇帝微微点头,开口说道:“不过水泥的品类,还是分很多种的,防水的,速干的等等。
武备院那边,是否有针对这些不同品类,调配相应的原料配比?
还有…精通水泥煅烧的匠户,在天津、保定那边,筹建起的水泥产业发展怎样?
给辽前、登来、东江镇等地,所培养的匠户怎样了?是否派过去筹建此事了?”
水泥这种东西,说容易也容易,说困难也困难。
就是要通过一次次的煅烧,不断调整原料配比,才能找到批量生产的配比。
虽说崇祯皇帝不懂水泥煅烧,不过一些原料他还是清楚的,至于剩下的事情,就是交由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
崇祯皇帝所能做的事情,就是砸银子,耐心等待。
过去那快一年间,多少贪官污吏,汉奸走狗叫崇祯皇帝给抄了家,即便调拨出去的银子不少,但内帑所储银子依旧充沛。
更别提抠门国丈周奎,所创设的汇通票号,近期发展势头很迅勐,所揽储的银子增加很多。
“现在武备院那边,又研制出两款水泥品类。”王承恩忙禀明道:“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使用不同的水泥品类。
天津、保定两府筹建的水泥产业,发展的都很不错,特别是天津,陈知州营建的天津新城,包括筹建的新港、驰道等诸多工程,皆是用水泥来进行的。
至于辽前、登来、东江镇等地,也都筹建起……”
水泥这一特殊产物的出现,看似是很不起眼的存在,不过却给大明带来全新的改变。
诸如大规模的驰道建设、水利建设等等,一旦能大规模使用水泥,所产生的影响是很大很大的。
崇祯皇帝想要提升生产力,就必须坚定不移的扶持各项产业,最好能掀起大规模的基础建设。
大明身处在小冰河时期,造成地方灾害频发,土地兼并严重,这破坏着大明原有的生产构架。
但是相对应的来讲,大明其实存在一个优势,只要能解决粮食危机的问题,那些破产的百姓群体,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就可以大规模的组织起来,在大明治下各地搞起基础建设,逐步调整旧有的生产构架。
“看来是时候跟卢象升他们,谈一谈基础建设的事情了。”崇祯皇帝双眼微眯,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北直隶境内,若是能组织起一批脱产的青壮,筹建驰道,兴建水利,那必然能改变很多啊。”
此时的崇祯皇帝还不知道,前去天津直隶州视察的卢象升,已经跟陈延生达成意愿,准备借着直隶巡抚府和直隶赈灾行署的名义,要筹建驰道,为日后北直隶的整体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老爷,若是这样的话,那粮食就是大问题。”
王承恩想了想,面露忧色道:“虽然直隶各处的皇庄,这几个月,储备了不少粮食,可想要……”
“。 _o_m (本章未完!)
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城的改变(1)
粮食没了,可以再购买。”
崇祯皇帝摆手说道:“民心若是没了,那是花多少银子,花多少粮食,都买不回来的。
现在北直隶境内,以士绅为首的群体,占据着大量的土地,若是不给破产的百


相关章节: 第二百二十章 宗藩(2)第二百二十一章 建虏,不过如此第二百二十二章 军备竞赛第二百二十三章 辽东改制第二百二十四章 新学第二百二十六章 京城的改变(2)第二百二十七章 祖大寿的不甘第二百二十八章 直隶大建设(1)第二百二十九章 直隶大建设(2)第二百三十章 路,朕给你们了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