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二百五十一章 火耗归公

第二百五十一章 火耗归公


推荐阅读: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夫君能有什么坏心思抱歉,小姐我只动手想你从心底最深处晚来风甜立教称祖诸神基金会海盐味的蓝完球!我的崽居然是反派被捉后,本喵全靠卖人设为生!九零空间:星际大佬靠医术爆火了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

明确特设军机处的优势,就在于集中权力,简化流程,整合资源,统筹谋划,以此在某件事情上,能最大限度做到尽善尽美。
大明旧有的那套体制,已然是处处透着腐朽气息,且处处受到文官群体的限制,所以想拯救大明,就必须再造一套新体系。
通过在朝的阶段性谋改,逐步铲除弊政,分化和打压文官群体,以此来改善大明现有的状况。
“皇爷,军机处明发上谕,已八百里加急,送往辽前和东江镇两地。”王承恩神情严肃,拱手作揖道。
“嗯,知道了。”
崇祯皇帝伏案忙碌着,对王承恩说道:“王伴伴,去召毕卿觐见,朕有些事情,要和毕卿商榷。”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作揖应道。
辽东治下所形成的格局,叫崇祯皇帝看到了希望,只要有所谋划,有所行动,那这个破败的大明,还是有抢救一番的可能。
大明摆在第一要素的,是稳妥改善财政危机,真正为底层百姓减负。
唯有将这件事情做好,才能避免灾情爆发下,阶级矛盾尖锐,继而导致大规模的叛乱。
不管是在什么时候,维系整体秩序的稳定,收缩局部动荡的范畴,是崇祯皇帝努力要做好的事情。
“现阶段去试行摊丁入亩,所触及的核心利益太多,所得罪的特权群体太多。”
崇祯皇帝搁下御笔,看着眼前所写的内容,眉头紧锁起来,“真要敢这般做,那大明各地治下,不知会生出多少叛乱,就算没有叛乱,也会凭空早就叛乱。
但是划片试行火耗归公一事,还是具备尝试条件的。
损耗,一直被不少地方官员,尤其是底层吏员,当做中饱私囊、压榨百姓的工具,此事必须要杜绝。
三大饷以后不再摊派了,就算朝廷再难,也不能继续摊派了。
从朝廷层面减轻百姓负担,纵使当前不能全面杜绝苛捐杂税,但是日子最起码会好过一些。
火耗归公,所触及到的既得利益,终究是地方官员和吏员,并未过多牵扯到地方士绅、大小地主等群体,期间就算遭遇掣肘和阻挠,但是范畴终究是有限的。”
治国如烹小鲜。
想要治理好这个大明,首先要分清楚主次矛盾,尽管摆在崇祯皇帝的面前,主次矛盾有很多。
但在抽丝剥茧之下,还是能分出轻重缓急。
把推行某项新政,会形成怎样的风潮,都逐一的想好,并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构想,崇祯皇帝觉得一些新政,是能及时推行下去的。
“臣拜见陛下。”
“毕卿来了。”
见毕自严过来,崇祯皇帝露出笑意,伸手道:“毕卿不愧是我大明财相,入阁以来,执掌户部,所明确的那些措施,的确缓解了国库窘境啊。”
毕自严闻言,微微欠身道:“都是陛下英明神武,臣所做的那些不足挂齿。”
对天子所讲的这些话,毕自严是有些脸红的,现阶段大明国库窘境缓解,并非他所命的那些措施,起到应有的成效。
调整和改变户部的赋役制度,就算是想要见到成效,是需要时间的沉淀的,可现阶段对大明来讲,最缺的就是时间。
但是另一方面来讲,大明的赋役制度,不能操之过急。
毕竟中央朝廷明确的措施,想传递到地方整顿,并且有效落实下来,就不能有任何的急躁。
让大明国库窘境缓解,一个是钞关税改,一个是榷关开设,这两处逐步稳定的财源,才使得国库积极开源。
除此之外,还有发售的定期债券,可谓是解决了国库的燃眉之急。
“朕就开门见山吧。”
见毕自严这般,崇祯皇帝将所拟章程,递给王承恩,开口道:“朕打算在北直隶治下各府州县,试行火耗归公。
损耗,一直是国朝所滋生的弊政,仅从漕运漂没就能窥破一二。
朕知道在地方上,征收赋税时,会以‘损耗’作为借口,来向地方百姓,额外增加一些损耗。
这是很不好的弊政,过去朕没觉察到其中危害,现在不一样了,此事必须尽快杜绝,先行在北直隶试行起来


相关章节: 第二百四十六章 朝堂暗涌第二百四十七章 君臣奏对(1)第二百四十八章 君臣奏对(2)第二百四十九章 风起辽东第二百五十章 打!辽西必须拿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气象(1)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气象(2)第二百五十四章 辽东狮虎斗(1)第二百五十五章 辽东狮虎斗(2)第二百五十六章 辽东狮虎斗(3)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