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二百五十七章 募工(1)

第二百五十七章 募工(1)


推荐阅读: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夫君能有什么坏心思抱歉,小姐我只动手想你从心底最深处晚来风甜立教称祖诸神基金会海盐味的蓝完球!我的崽居然是反派被捉后,本喵全靠卖人设为生!九零空间:星际大佬靠医术爆火了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

辽东境内掀起的战争风云,受地域限制的影响,暂且没有在大明境内,产生什么较大的风波。
随着流贼平叛、建虏平叛的势头,渐渐开始变得明朗起来,这也使得大明北方诸省的秩序,不像先前那般混乱。
甚至像山西治下的发展,也渐渐有了起色,这对崇祯皇帝来讲,心里是非常欣慰和感慨的。
文华殿。
“朕今日摆驾文华殿,召集诸卿,是有件政事要商榷。”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看着韩爌、毕自严他们,神情正色道:“现在气候是越来越冷了,距正旦也没几个月了,农忙秋收的时候也都过去了。
此前直隶巡抚卢象升、天津知州陈延生他们,向朕呈递过重修直隶境驰道的奏疏,朕那是也恩准了。
地方筹措一批,内帑调拨一批,这件事情算是逐步落实下来,相应的建设都起到不错的成效。”
韩爌、温体仁、毕自严、徐光启、周延儒这些内阁大臣,一个个都流露出各异的神情,显然都在想天子所讲,究竟是何意。
对卢象升这位直隶巡抚,朝中那帮文官群体,有说好的,有说坏的,毕竟卢象升自赴任以来,所做的事情很多,甚至还和韩继思一起,清查掉一批地方贪官,这引得很多群体的强烈不满。
北直隶治下的官场风气,在卢象升的监管下,算是在一点点的逆转,甚至地方上的士绅、地主等群体,都不敢公然僭越大明法纪。
卢象升没有当直隶巡抚以前,那北直隶治下的各府县,可谓是各种事情都有,像什么贪赃枉法、盘剥百姓、兼并土地等等,根本就是毫无顾忌的在做。
尽管北直隶就在大明天子的眼前,不过地方上若是不想叫一些坏事,捅到京城这边来,那还是有很多办法的。
可恰恰是独设直隶巡抚后,尤其是直隶赈灾行署的创设,逐步渗透到各府县治下,情况就发生逆变了。
地方官不敢怠政懒政了。
士绅等不敢肆无忌惮了。
直隶赈灾行署所辖生员和读书人,一个个都年轻气盛,倘若他们知晓什么不法之事,都会及时禀到直隶巡抚府。
这谁受得了啊。
“朕觉得这算是不错的契机。”
看着众人的反应,崇祯皇帝继续道:“朕想以赈灾公署的名义,向山西、直隶、山东三地所设行署,下发一道旨意。
着命三地赈灾行署,开始在治下着手整饬水利、扩宽河道、修筑水库、整修驰道。
通过这些兴起的建设,在所辖府州县进行募工,来吸纳治下流民群体,并逐步完成登记造册。
对完成登记造册的流民,可让三地巡抚,在各府州县治下,以赈灾行署的勘探意见为主,拨部分官田进行安置,叫他们有落脚之地。”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韩爌听闻此言,忙上前拱手道:“倘若真这般做的话,那无疑会拖垮国库啊,毕竟上述三地境内,究竟有多少流民,这谁都不清楚。
甚至临近的布政使司,若是知晓这一募工情况,是否会大批涌进上述三地?
况且各地的官田,都是有数的,倘若用作安置流民所用,那有损的会是国库赋税啊。”
崇祯皇帝眉头紧皱起来,对韩爌这般激动的反应,他多少是能猜出一些的。
无非就是不想掏银子,这是主要的。
其次是这件事情闹得动静太大。
再者若真的这般做了,恐赈灾行署的底蕴会越来越强,到时大明各地,都将逐步明确此制。
对于赈灾公署的特设,各地行署的分立,其实朝中不少文官是反对和批驳的,尤其是户部这边。
崇祯皇帝所构建的赈灾体制,下辖的一众吏员群体,都是继而如仇的年轻生员和读书人,对这等贪赃枉法之事,他们是极度憎恨的。
此前大明地方出现灾情,要朝廷进行粮饷调拨,以确保地方赈灾,原本是户部直接负责,这其中可是有不少油水的。
而这一批批赈灾粮饷,从京城调拨到地方上去,还会经历层层的盘剥,真正到了灾情地区后,能有三四成用到赈灾上,那都算烧高香了。
可现


相关章节: 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气象(1)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气象(2)第二百五十四章 辽东狮虎斗(1)第二百五十五章 辽东狮虎斗(2)第二百五十六章 辽东狮虎斗(3)第二百五十八章 募工(2)第二百五十九章 官办诸厂(1)第二百六十章 官办诸厂(2)第二百六十一章 周延儒发威第二百六十二章 标准化的肇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