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二百七十三章 此非易事,将得罪很多人

第二百七十三章 此非易事,将得罪很多人


推荐阅读: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夫君能有什么坏心思抱歉,小姐我只动手想你从心底最深处晚来风甜立教称祖诸神基金会海盐味的蓝完球!我的崽居然是反派被捉后,本喵全靠卖人设为生!九零空间:星际大佬靠医术爆火了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

事实上韩爌、温体仁他们,所担心的事情是正确的,涉及到币制改革的部分真相和事实,崇祯皇帝就是不想叫他们知晓。
根源很简单,在大明制钱的背后,所牵扯到的利益和群体很多,这是崇祯皇帝着手清扫弊政,积极打压的核心所在。
「两位卿家可知,朕为何要定下新制钱吗?」崇祯皇帝神情严肃,看向被他留下的毕自严和管绍宁,正色道。
二人听闻此言,相视一眼,本就有不少想法的他们,就知晓他们的猜想是真的。
「为火耗归公一事,能更圆满的落实下来。」
毕自严想了想,率先开口道:「虽说在朝廷层面,陛下想推动火耗归公落实,不过所牵扯到的群体太多。
尤其是地方官吏和士绅等群体,这无疑是夺取他们的既得利益,哪怕朝廷准备增加各级官俸。
但是增加的官俸,没有‘火耗,所捞取的银子多。
有了朝廷铸造的新制钱,如果能在民间流通起来,那地方百姓就能凭所持银元,足额缴纳赋税,而不给地方官员任何借口。」
「毕卿所言,的确是一部分原因。」
崇祯皇帝点头道:「火耗一事,长久就有,不止大明一朝有,所以火耗杜绝,并非人力所能完全杜绝的。
这是贪欲使然。
至少大明的吏治,在没有被朕彻底整顿全,不推动新制钱流通,就无法叫火耗归公起到实际作用。
新制钱的明确和流通,就代表一种积极的态度,或许新制钱想完全替换掉银两、历朝通宝制钱,需要五年、十年的光景。
但至少在推动流通的过程中,能叫越来越多的大明百姓,真正解除掉部分压在身上的担子,这才是真正的惠民之策。」
「陛下英明。」
管绍宁拱手作揖道:「臣在奉旨离京,率领国税处同僚,前去整顿直隶境内钞关,以征收关税时,就发现这等严重的情况。
在很多地方官员的心里,包括各地士绅、商贾、大小地主等群体眼里,地方百姓就是肆意盘剥的对象。
毕竟底层的百姓群体,是没有门路的,就算盘剥降临到他们身上,那更多的只能被迫承受。」
大明传承至崇祯一朝,所存在的弊政和毒瘤,之所以会这般的多。
较大一部分的根源,就在于围绕儒家思想下,所衍生出的极强旧官僚思想,这也导致土地兼并加剧、盘剥百姓加剧、阶层矛盾激化等诸多事实。
以大明官员为首,背后往往站着士绅、商贾、大小地主等群体,他们为保住自身的既得利益,而做出各种掣肘、反抗之举。
【推荐下,@
所能做的事情,可不就是启用身边之人,自己躲在幕后支持,玩起了木匠活。
事实上史料记载的那些,又有多少完全是真实的?
毕竟史料记载是有心人所写、所传。
天启皇帝之所以会落水,很大程度上就是后期魏忠贤把持朝政以后,阉党涉及收税的力度太狠了,损害很多人的利益所致。
至于事实真相究竟怎样,已然无从查证,毕竟人都死了,谁又能知晓背后的那些真相呢?
正是有这样的威胁和事实,崇祯皇帝整合了宫禁,整顿了内廷,设立京卫都督府,将紫禁城上下全部掌控在手。
他可不想落水。
毕竟他以后做的事情,很多。
会触碰到既得利益群体的核心利益,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会变得越来越多。
崇祯皇帝收敛心神,看向毕自严他们,说道:「除了你们说的这些,朕推动新制钱的流通,还有很多方面的考虑。
其一是火耗,其二是收窄铸币,其三是打击私铸,其四是发展工商业,其五是增加朝廷财源。
其六是建立币制体系,其七是增持开海通商,其八是发展循环经济,其九是整顿军队弊政,其十是为调整赋税奠基。
针对这些构想,朕都写有相应的公函,两位卿家等离宫后可以详细看看,一个新制钱的落实,所牵扯到的层面很多。
想要叫新制钱流通起来,并非朕一人所能实现,所以还需卿家的落实,朕也会从其他方面,着有力


相关章节: 第二百六十八章 仗还能这般打?第二百六十九章 八旗之怒(1)第二百七十章 八旗之怒(2)第二百七十一章 整顿币制(1)第二百七十二章 整顿币制(2)第二百七十四章 琉球镇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上!北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平叛债券第二百七十七章 巡视京营第二百七十八章 官办学堂(1)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