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三百零二章 召对阁臣(2)

第三百零二章 召对阁臣(2)


推荐阅读: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夫君能有什么坏心思抱歉,小姐我只动手想你从心底最深处晚来风甜立教称祖诸神基金会海盐味的蓝完球!我的崽居然是反派被捉后,本喵全靠卖人设为生!九零空间:星际大佬靠医术爆火了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

「启禀陛下,从都察院所提吏治新规,到陛下特设廉政公署,除直隶和山西两地,还没在其他地方,有效进行过相应的审查。」
看着神情复杂的韩爌,徐光启上前作揖道:「固然说朝廷有京察大计,以考核在京官员和地方官员,然很多事情并非一个京察大计,就能轻易决断的。
臣以为陛下所提审查地方火耗、历年赈灾,有利于国朝对各地情况,有着更为直观的了解和掌控。
就以臣所领仓场事而言,户部所收各项奏疏和桉牍极好,可谓一点问题都没有,然实查京仓和通州仓时,却出现各种亏空,甚至有重复入账的问题。」
「徐阁老,调查在京衙署,和审查地方是不一样的。」
韩爌眉头紧皱,看向徐光启说道:「现在对于国朝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稳定,如果说在审查期间,造成地方人心惶惶,继而生出大的变动,这些影响谁来承受?
当前国朝需要做的,就尽快解决平叛诸事,特别是陕西流贼叛乱,军机处那边所明发的军报……」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听着韩爌、徐光启他们所言,心里却生出感慨,当大明的皇帝不容易,当大明首辅也不容易。
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大明官场的吏治,其实已彻底崩坏了,多数地方都是摆烂的,经受不起深查。
查,可能查出各项贪赃枉法之事,然造成的地方混乱,却可能是朝廷所承受不了的。
不查,就任凭各种贪赃枉法之事,继续在地方上横行,继而破坏着大明社稷的根脉。
整顿吏治,不是说说那般简单。
何况在京的那帮文官群体,私底下有多少跟地方官员,是存在着相应联系的,这是谁都说不好的。
「其实这件事情,没有韩元辅所想的那般复杂,朝廷只需拟好相应的名号,抽调好相应人手,是能妥善解决此事的。」
「只怕不会那般简单吧,过去的京察大计,存在问题的官员,都得到相应的惩处,现在却这般大费周折的行此等事情,并不利于国朝的稳定,本官觉得韩元辅所讲很对。」
「难道朝廷连这等权威都没有了吗?如果说真是这样的话,那还要朝廷……」
正殿内吵成一团。
崇祯皇帝面色平静,看着眼前这帮阁臣廷臣,各抒己见的讲着,有坚决支持的,有坚决反对的,有沉默不言的。
透过这场大明的高层会议,崇祯皇帝也能看出一些问题。
「够了!
!」
见群臣吵个不停,崇祯皇帝怒拍御桉,沉声道:「朕召尔等进宫,不是看你们在这里争吵的,朕行召对,是决断,不是商量。
地方火耗和历年来赈灾事,这两件事情必须彻查,考虑到当前的局势,仅对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展开相应的审查。
地方火耗一事,着周延儒具体来办,都察院和廉政公署,要抽调出相应的人手,在各省组建起一支支巡察队伍。
历年赈灾一事,着徐光启具体来办,户部和都察院,要抽调出相应的人手,在各省组建起一支支巡察队伍。
明确诸事后,即刻向御前呈递奏疏,待朕允准后,就奉旨离京赶赴各地推动此事。
内阁明发上谕,着命各地巡抚配合,朕要在半年内,将上述这些事宜,都逐一的审查清楚。」
「臣遵旨。」
「臣遵旨。」
徐光启、周延儒当即上前作揖道。
崇祯皇帝算是够克制的,仅仅调查地方火耗和历年赈灾,且圈定的范畴,仅限于大明北方诸省。
错非是担心大明各地出现问题,造成像
韩爌所言混乱,依着崇祯皇帝的性格,要就赋税这一领域,进行分层级的审查,厘清各地的亏空,甚至要在大明全境明确。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贪心不足蛇吞象,就算想解决好这些弊政,并非朝夕能做好的,崇祯皇帝要通过这次的行动。
彻底改变火耗的陋习,叫所定新制钱加快流通,与此同时,为在朝赈灾公署造势,以推动各地明确此制。
「陛下,如果真要这样做,恐都察院这边的人手,将


相关章节: 第二百九十七章 雨后春笋(1)第二百九十八章 雨后春笋(2)第二百九十九章 召见第三百章 大明不变,有出路吗?第三百零一章 召对阁臣(1)第三百零三章 闯将求变(1)第三百零四章 闯将求变(2)第三百零五章 辽西新生(1)第三百零六章 辽西新生(2)第三百零七章 军机处的大礼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