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三百一十七章 废除匠籍

第三百一十七章 废除匠籍


推荐阅读: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夫君能有什么坏心思抱歉,小姐我只动手想你从心底最深处晚来风甜立教称祖诸神基金会海盐味的蓝完球!我的崽居然是反派被捉后,本喵全靠卖人设为生!九零空间:星际大佬靠医术爆火了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

“管卿,什么事情让你这般急切的,想进宫见朕?”
崇祯皇帝面露笑意,看着神情严肃的管绍宁,伸手对王承恩说道:“王伴伴,去给管卿斟茶,再搬……”
“陛下,不必这般了。”
管绍宁作揖行礼道:“臣此次想进宫面圣,是想向陛下进谏,朝廷是否能放宽对匠户的限制?
从臣兼领顺天府尹以来,就在梳理京城改造诸事,顺天府所辖诸事,孙巡抚担任顺天府尹期间,所做诸多决断都是好的,亦给顺天府夯筑坚实基础。
不过随着京城改造诸事、顺天府驰道整饬、水利整修等事宜,都有条不紊的持续推进之下,也让京畿治下的工坊激增。
这还要再加上西山所筹军工产业。
较为庞大的各项需求,使得冶炼、水泥、建材等诸多产业,处在满负荷运转下,可依旧无法满足所需……”
用工荒出现了?
崇祯皇帝眉头微皱,听着管绍宁陈述的种种态势,思绪却有些杂乱。
本以为这种情况和现象,要等到崇祯五年才能逐步凸显,没成想时下就开始冒头了。
“当前聚拢的那些破产群体,无法满足现有所需吗?”
崇祯皇帝想了想,看向管绍宁说道:“据朕所知晓的情况,单单是青壮的占比就很多,即便多数都分流到建设领域,但也能满足需求吧?”
“陛下,单靠那些没经验的青壮,根本就无法满足所需。”
管绍宁神情严肃道:“就以冶炼产业为例,一名合格的学徒,至少需要跟老师傅学半年靠上,才能具备相应的经验。
可是这距出师还相差甚远。
当前我顺天府境内,筹建起来的那批冶炼工坊,拥有大批的帮工和学徒,可真正能带队的匠户、匠师、大匠师都是急缺的。
如果此事不能妥善解决,那就会影响很多事情,要么减缓京城改造进度,要么削减西山所需。”
管绍宁所说的这些,还只是局限于顺天府一地,像北直隶其他府县,像辽东这边,只怕都存有这种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北方诸省的赈灾行署,推动的基础建设、官办诸厂等事,有条不紊的落实下去,那这种情况会更严峻。
“看来要废除匠籍了。”
崇祯皇帝双眼微眯,看向管绍宁说道:“这件事情朕知道了,卿家无需担忧,朕会设法解决,此事卿家不可牵涉其中,先退下吧。
王伴伴,召韩爌、毕自严觐见,朕有事情要跟他们商榷。”
“臣告退。”
“奴婢遵旨。”
废除掉匠籍制度,对现阶段的大明来说,必然会引起不小的风波。
毕竟大明匠户是没人身自由可言的,这也导致庞大的匠户群体,成了诸多既得利益者,争相盘剥的对象。
哪怕是压榨死了,也不会生出任何涟漪,随便找个地方埋掉就是了,就像是死掉一只臭虫。
不过想尽快迈进原始工业化,像限制匠户的种种政策,就必须全部废除掉,让他们能自由的流通起来,凭借自身的手艺和本事,赚取到相应的钱财。
趁着当前这种现象还不明显,崇祯皇帝觉得能逐步推行废除匠籍一事,继而促进工商业的持续发展。
在灾情频生的大环境下,面对严峻的土地兼并势头,怎样引导大明的破产群体,能赚取到养家的钱财,就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那么遭受盘剥的匠户群体,就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以此带动规模化工坊的落实。
韩爌、毕自严得天子召见,从文华殿那边匆匆赶来,见二人过来后,崇祯皇帝直接开门见山。
“当初朝廷出于安稳地方的考虑,扶持起一批工坊,以吸纳那些破产的灾民和流民,想来两位卿家都知道。”
崇祯皇帝神情正色道:“现在据朕所知晓的情况,仅北直隶治下的工坊,就是较为庞大的存在。
像西山的军工产业,像京畿的冶炼产业,像天津的造船产业等等,这帮着朝廷解决不少糟心事。”
韩爌、毕自严相视一眼,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特别是对韩爌而言,心里不免生出担忧,难道天子想要增收商


相关章节: 第三百一十二章 效仿明制无标题章第三百一十三章 八旗扩编节第三百一十四章 以战促变第三百一十五章 革辽(1)第三百一十六章 革辽(2)第三百一十八章 兴工商,壮国运第三百一十九章 勋戚的第二春第三百二十章 朝鲜奏请通商第三百二十一章 发展是第一要素(1)第三百二十二章 发展是第一要素(2)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