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明不缺做官的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明不缺做官的


推荐阅读: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夫君能有什么坏心思抱歉,小姐我只动手想你从心底最深处晚来风甜立教称祖诸神基金会海盐味的蓝完球!我的崽居然是反派被捉后,本喵全靠卖人设为生!九零空间:星际大佬靠医术爆火了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

“皇爷,这是司礼监所收,通政司转呈,涉及到弹劾的奏疏。”
王承恩捧着一摞奏疏,走进东暖阁,对伏案忙碌的崇祯皇帝禀道:“合计有67封,都是……”
嗯?
崇祯皇帝放下御笔,皱眉看向王承恩,这好端端的,朝中为何出现这般多弹劾奏疏。
毕竟周延儒、徐光启他们,虽说就地方火耗、清查赈灾等事,奉旨巡察北方诸省,不过查明的情况,呈递进京的奏疏多转到都察院、廉政公署。
“都是什么情况?”
看着御案上的奏疏,崇祯皇帝拿起一封,皱眉道:“都是哪些人所呈,又牵扯到哪些人了?”
王承恩微微欠身道:“启禀皇爷,据司礼监整理所查,和地方火耗、清查赈灾相关,牵扯到户部、工部、兵部等有司。
这些被弹劾的官员,多是些东林党人,也有一部分……”
党争?!
崇祯皇帝双眼微眯,当即就联想到了什么。
通过王承恩所禀明的情况,让崇祯皇帝敏锐的觉察到,这次所掀起的所谓党争,矛头将会指向韩爌。
“闵洪学?”
看到一封奏疏的署名,崇祯皇帝似笑非笑道:“这个温体仁啊,只怕是不满足于次辅之位,又见周延儒、徐光启他们,在地方所查成效颇多,所以有些安耐不住了。
王伴伴,近期周延儒在北直隶治下,清查地方火耗一事,揪出多少硕鼠?”
王承恩微微欠身道:“启禀皇爷,因清查地方火耗而牵扯的官员,合计有73人,其中知府1人,同知7人,知县16人。
由这些被查出的官员,所供恶绅奸商合计134家,涉及到的火耗银子,高达197万两之多。
不过当前周阁老已不在北直隶,而赶赴到山西治下,司礼监这边,汇总有相应的奏疏和案牍。”
还真是不少啊。
崇祯皇帝放下奏疏,神情变得凝重起来,大明官场的吏治整顿,并非是朝夕间就能扭转过来的。
现在还没到大刀阔斧的地步。
想要对付文官群体,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文官出手,暂时用所谓‘党争版吏治革新’,清查出部分表象弊政。
周延儒这把刀,要是诱惑得当,要是利用好了,能帮崇祯皇帝省去不少烦恼,继而让崇祯皇帝能专心落实,他所谋定的那些部署。
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崇祯皇帝就算是大明天子,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索性就利用周延儒、温体仁他们的野心,来帮着自己完成些事情。
处在当前这等境遇下,崇祯皇帝首要做的事情,是给大明引来新的改变,并通过这些新改变,吸引更多的群体增补进去。
这远比亲自下场,去和整个文官群体为敌,要来的实际多了。
大明文官群体的背后,所聚拢的众多群体,他们所在意的是土地,是土地附加的各项产出。
现阶段崇祯皇帝所做的事情,就是在充分的避重就轻,用最少的土地,来聚拢最多的破产群体,继而增强大明治下的各领域底蕴。
等到北直隶这边,北方诸省治下,皆能达到崇祯皇帝预期目标,国库相对充盈,以京营为首的军队彻改,那轰轰烈烈的新政改革,就能旗帜鲜明的亮出来了。
“所牵扯出的火耗银子,是否都足额追缴回来?”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伸手对王承恩说道:“所追缴的火耗银子,要以户部的名义,都押解到西山去,悉数制造成新制钱,继而推动新制钱流通。”
“据司礼监所掌情况,当前已追缴回来6成。”
王承恩拱手作揖道:“剩下的那部分火耗银子,有司还在抓紧追缴中,可能会拍卖部分田产,才能补齐这部分。”
“司礼监盯紧了,有任何情况,要第一时间呈递御前。”
崇祯皇帝微微点头道:“另外给刑部去一道口谕,告诉刑部的人,所查明的这部分贪官,要全部夺去功名,谴派到辽东戍边,包括他们的亲眷也要跟着。
此外让司礼监谴派人手,去辽东一趟,向宁远平虏前指传达口谕,所流放戍边的罪官群体,以后归他们直辖,让这些戍边者以劳


相关章节: 第三百二十章 朝鲜奏请通商第三百二十一章 发展是第一要素(1)第三百二十二章 发展是第一要素(2)第三百二十三章 党争(1)第三百二十四章 党争(2)第三百二十六章 国库渐丰第三百二十七章 黑科技(1)第三百二十八章 黑科技(2)第三百二十九章 联合伐辽第三百三十章 西进的流贼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