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公子世无双 第一百六十五章 兄弟阋墙,罪该赐死

第一百六十五章 兄弟阋墙,罪该赐死


推荐阅读: 死刑犯的生存游戏武夫看个直播,我竟被当成了仙师?生而不凡凡女登仙路一剑天鸣末日300我的世界之新世纪武图神级星舰万方修仙传今天开始给主神打工

宫城之中似乎早有准备。
面南称朕二十四年的景祯皇帝乘龙归天之后,除五千扎营在京都正北昭胜门外的虎啸营亲军按兵不动之外,兵部左侍郎奉内廷首领太监均旨,调龙吟营、凤翔营共计一万亲军入宫,而后夺权五城兵马司指挥使,令五千玄武营亲军分守京畿九座外城门,非持御赐令牌而擅闯者,无论王侯将相,一概枭首。
大雨持续了一个半时辰,到子时初,才渐渐有了稀疏趋势。
偌大一座京都城中,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的皇室宗亲、官员、书生、百姓,俱都被响彻十九处坊市的凌乱马蹄声惊得门户紧闭,景祯一朝,纵然是初年党争为祸,前任程公以狠辣手段一夜之间传令亲军诛奸臣三十四名,令保和殿险些为之一空时,也没见过这等肃杀气氛。
奉旨入养心殿面圣的那十余位朝中重臣,还都留在宫中议事,国不可一日无君,两炷香时间里仿佛哭尽多年来心中忐忑与委屈的太子殿下如释重负,迫不及待召集首辅杨公等人前去朝天殿,连夜商议紧要大事。
捧着一碗热茶的杨之清微闭双眼,眼角处的皱纹好像舒展开一些,在离御案最近的锦凳上正襟危坐,殿中大多是经历过先帝殡天、景祯登基大礼的老臣,谁都知道,这个透着寒意的不眠之夜,要议的无非就是迫在眉睫的两件大事,其一是景祯皇帝大丧,其二就是储君继位。
这些事情,按规矩应由礼部尚书王盛怀先拿出个章程来,再由众臣商定先帝谥号等等细枝末节,最后经奉遗诏继承大统的储君加盖天子印绶,所以那位正在奋笔疾书的王老尚书显然心无旁骛,不时跟站在一旁查缺补漏的吏部天官孟春生低声交谈,其他人却得了闲,只等着太子殿下驾临。
杨之清的心绪尤为复杂,只是脸上看不出来分毫波动。
相比生不逢时而言,文人士子常常借景抒情的怀才不遇难免就显得小家子气,平心而论,只有在位的这最后一年里让人心寒齿冷的景祯皇帝,算是一位德才兼备的明君,如果是生在大周国力鼎盛的前几百年,必然能留下美名为后世称颂,兴许还能得个“圣祖”之类的庙号。
可惜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国祚绵长冠于青史的大周,终于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穷途末路。
出养心殿时,由一个年轻宦官谦恭撑伞的杨之清,看见了被亲军侍卫挡在养心殿之外的二皇子,那位殿下既没有蓑衣也没有纸伞,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淋得浑身湿透,仍然站在远处默默看着那座大周历代天子所居的寝宫,极为狼狈,却腰板笔挺一动不动。
天家无情。
杨之清猜测,恐怕即将登基称帝的太子殿下,此时最放心不下的应该就是他这位同父异母的手足兄弟,麾下有数万精锐骑兵的李敬威与六皇子李敬廷不同,更让新皇心怀忌惮的他,多半会很快得一个亲王封号,但不许他出京就藩,而是困在这座垂垂迟暮的京都城。
兵部尚书卫成靖抿着嘴唇,几步走到首辅大人身后,弯下腰凑在他耳边轻声道:“杨公,下官有一件事没来得及说,宁王殿下软禁江州正三品都督孙明哲,夺了兵符,声称陛下病重,要回京侍奉左右,依下官见,来者不善呐。”
杨之清霍然睁开双眼,“什么时候的事?江州如今有多少驻军?大营可有异动?”
卫成靖沉吟片刻,如实道:“江州那位孙都督是皇亲国丈,前任尚书邱大人几次想要他据实将麾下驻军数目禀报兵部,都被他不软不硬挡了回去,登记在册的有步卒七万、水师三万、骑兵两万,但孙家在江州谋划经营数十年,暗地里有瞒报的也是情理之中,下官不好估算确切数目。好在至今,兵部还未曾接到东南有变的消息,算算日子,宁王殿下若是走水路途径青州的话,左右就在这几日进京。”
蒋之冲虽近些年极少议事参政,但以他当朝一品文华阁大学士的官衔身份,有资格被天子赐座于朝天殿,此时坐在杨之清下首的锦凳上偏头看去,眼神很是深邃,平日没怎么跟他打过交道的卫成靖只好勉


相关章节: 第一百六十章 逼良为娼第一百六十一章 敛财之道,守财之道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个妙人儿第一百六十三章 公子回京,景祯驾崩第一百六十四章 缘何不雨?第一百六十六章 开门第一百六十七章 恭送陈家老公爷第一百六十八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六十九章 以圆应柔第一百七十章 七年前的赌约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