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葬宋 第三十六章 分开行事

第三十六章 分开行事


推荐阅读: 风满袖网游之六道神君三界必乱黑龙的亡灵国度乱世风云之大秦霸业万劫踏仙我带人族征服万族三界最强小卖部我在诸天世界无限模拟神语神语灵气复苏:我靠写小说具现功法最强武尊

自怀空圆寂,慧圆隐世数年以来,几乎与秦晚诚断绝交往,来人自然不是会是他。
二人定睛一看,那人不是别个,正是阔别五年之久的公孙谷。
相较于上一次回山,此次相见,公孙谷的容貌倒不见有多大变化。反倒是姜海晏与上官芷二人,一个长成俊朗的少年,一个变成了亭亭少女。
公孙谷正与慧圆喝茶,见得二人,不由得呆了片刻。
上官芷已是喜极而泣,却比幼时矜持了不少,连忙向公孙谷行了师徒之礼。
公孙谷“呵呵”笑道:“为师一走便是五年,苦了你啦……”
其实公孙谷在外奔走,可远比山上要苦得多。只是他一把年纪,不便在这些小辈面前诉苦。
姜海晏同样上前行礼:“见过前辈!”
公孙谷打量了他许久,说道:“海晏,我此前说你天赋异禀,想必没有意外的话,如今你已能够胜过芷儿了,是不是?”
姜海晏颇有些得意:“近来一月,我与芷儿姊姊比了七场,侥幸胜了五场。”
上官芷倒也不因姜海晏巧胜争辩。
公孙谷颔首道:“如此,也是时候出师啦。”
“只是,尚有四路剑法未能想出破解之法。”
公孙谷道:“此事不急,出山之后经风历雨,亦可不断磨砺。”
慧圆插嘴道:“闲话还是容后再叙,公孙道友,贫僧这里只有白饭素菜,若不嫌弃的话,就一块在此用饭吧。”
公孙谷哈哈大笑:“道士这几年来,什么没吃过?”
四人便围在一起,吃了晚饭。
饭后天色已暗,四人围炉,挑灯夜谈。
公孙谷向三人讲述起自己的经历来:“这几年来,战事愈发紧迫,而且极不乐观,如今只有东南沿海,尚有部分江山还在朝廷手里。本来,我此次是不计划回山的。但杭州城破,有一西夏妖僧,名叫杨琏真珈,巴结上了鞑子,在杭州掘盗历任圣主之墓,十分猖獗。我本意是要去斩了那妖僧、将他盗走的圣骨带回。不料待我抵达杭州,那妖僧却已直奔大都去了……”
妖僧杨琏真珈,原本是西夏国人,藏传佛教僧人。于至元十四年,受蒙古人封赏,出任江南释教都总-统。
他得蒙古宰相桑哥支持,在南边大兴盗墓之事。南宋理宗皇帝的墓葬被他盗后,其尸骨竟也被他挖出,悬于树上,将倒流出来的水银一并接走。事后,更是取走理宗皇帝的头骨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充作饮具。
公孙谷说时,颇感愤懑,只是话锋一转,又道:“我追了一半,途中听闻‘剑侠’李前辈仙逝的噩耗,只得半途折回,途径随州,于是顺道上山一趟。”
慧圆问道:“‘剑侠’李前辈,莫非是郢州的李如一前辈?”
公孙谷道:“便是他了。他虽未收我为弟子,但当年亦曾亲自指点过我,我那‘飞云逐月’的剑法,还是从他的‘太白剑法’化用而来。他老人家仙逝,我焉能不去吊孝……”
“阿弥陀佛……”
姜海晏不知其人,插嘴道:“他是怎么过世的?”
“据说是身子骨欠佳,不过亦是寿终正寝,享年九十有二,也算得上是喜丧啦。”公孙谷叹息道:“只是至此以后,江湖上又少了一位名宿。”
姜海晏宽解道:“人命总有尽时,那是无可奈何的。何况老人家寿终正寝,也算福报。”
公孙谷点了点头:“李前辈为人大仁大义,虽身在江湖,亦曾为国出力,对抗过女真人、携手郢州城防抵御过蒙古。只可惜,他威名赫赫,儿子李恭,却未得他真传,庸庸碌碌而已。听闻孙辈只有一人,更是纨绔子弟,最为不肖,大失祖辈风范。李前辈那一身出神入化的太白剑法,只怕再难重现江湖了……”
慧圆叹道:“朝堂尚有兴衰更替,何况是江湖门庭?”
“这话倒是不假。”公孙谷说回正事:“所以此次途径随州,还有一事,便是带你们二人下山。时下军况紧急,虽然一二人之力,难有多大用途,但力所能及之事,我辈还是不能推辞的。所以此番带你们去郢州拜别老人家之后,我们


相关章节: 第三十一章 灵蛇摆尾第三十二章 襄阳城破第三十三章 初沾人命第三十四章 宋元之论第三十五章 弹指春秋第三十七章 临行赠剑第三十八章 身抵安陆第三十九章 纵马入城第四十章 误入伏圈第四十一章 白衣公子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