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狂想日记 11月21日2021年

11月21日2021年


推荐阅读: 创世碑主破碎的方块东方怪物校园出剑令雪落江湖行梦回建安年盛唐闲王修真界的包工头不一样的人仙武帝天骄大隋主沉浮毕竟成神

理解?
有的人喜欢未雨绸缪,韬光养晦,以期在风险来临前做好准备,少走一些弯路,避免对现实没有可取之处的莽撞行为。但也有人就喜欢无拘无束,与其在脑中设想一万次,不如实实在在试一次,体验循规蹈矩之人可能错过的经历。
世间有千千万万的选择,可谁又能评价哪个选择更好呢?谁更开心?谁更幸福?管好自己的路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即可。
同理,我并没有批判你的选择,我只是在陈述我自己的观点,你何必没事挑事?
其次,你引古喻今案例大多有误。比如王守仁格物致知。宋明理学程颐的确提过:“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意思只要你不停地“格”,用心地“格”,终会“豁然贯通”。可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是王守仁意识到程颐老师的方法可能有误的开端。格竹表达了一个人对未知的执著和探索,是过程,而非结果。他最后顿悟格物致知是在贵州龙场驿站,经历了人生的最低谷后,面对着一切的困难和痛苦,仍然坚定前行,泰然处之。
另外司马迁入狱之前,难道没有亲生经历过天下大事?达摩难道没有行世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没有切生体验的东西很难变成自己的。终极的智慧是需要经历的沉淀的。
最后《道德经》提到的是圣贤。古往今来圣贤有多少?你自认为是其中一个?无知的人到哪里都是无知的。请问自傲可否是一种无知?士别三天当另眼相看。难道无知的人不可以通过开阔眼界变的聪慧起来吗?
你的话暴露了你对历史典故的无知,以及妄图比肩圣贤的自大。”
我眸色微微深了下来。
这波反驳可以啊!而且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可见其应变能力,果然……
不管是那个我,本性都是杠精没错了。
(本章完)


相关章节: 11月18日2021年中午11月18日2021年晚上11月19日2021年11月20日2021年早上11月20日2021年中午11月23日2021年上午11月23日2021年中午11月23日2021年下午思林的时间:冰山难靠11月26日2021年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