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之我是刘皇叔 第71章 前往襄阳访贤才

第71章 前往襄阳访贤才


推荐阅读: 恶梦旅客我看哪个崽敢重生多面侦探末日灯塔最后一个反抗者原神:我在提瓦特现场直播诡遇奇闻录穿越隋末当皇帝极品小巫医守护者之逆探大明我有一个愤怒系统追魂使者

四十岁的蔡瑁,身为荆襄第一大族族长,又是荆州仅次于刘表的实权人物。
他过四十岁寿辰,就算不操办,也是大批士族子弟前往贺寿送礼,这就是上位者的权势。
刘俨一直想要去一趟襄阳,虽然现在与诸葛亮结下了梁子,但襄阳可还是有大批的名士存在。
比如凤雏的庞统,颍川的徐庶,那都是个顶个的贤才,只要招揽到一个,那也是大有裨益。
就算无法招揽,也可以混个脸熟,认识一二,对彼此有个了解,等将来那天遇上,也能够做到知己知彼。
打着为蔡瑁贺寿的幌子,刘俨带着娇妻黄月英,乘坐船只,从夏口出发,沿汉水而上,第一站便是南漳。
得知刘俨要去襄阳,甘宁派了甘述和丁奉,领着十名精锐士卒,扮作随从一路同行。
此番同行的还有伊籍,一行人乘坐两艘快船,白天大家坐在船头谈古论今,晚上船只靠岸,品茶下棋,亦或者垂钓汉水,倒也是怡然自得。
钓鱼自然是黄月英的喜好,每日夜里,她都会坐在船头,拿着她的碧玉竹竿钓鱼,一边垂钓,一边看着刘俨与伊籍的对弈。
好动的甘述,从小就在水边长大,每到夜里就拉着丁奉下河,下网捞鱼,这倒让众人每日都能够吃上新鲜的鱼类。
这日傍晚,刘俨一行人来到南漳境内。
在船上待了数日,难免烦闷,刘俨遂带着黄月英,来到城中闲逛,领略南漳的风土民情。
伊籍、甘述、丁奉众人自是随同而行,不过大家为了不打扰刘俨,分成几个小队伍,各自走在街面上。
这次来襄阳,刘俨本意是想带大乔同行的,但大乔这个人好静,不喜欢凑热闹,加上她知道刘俨来襄阳,是为了访贤。
所以便拒绝了刘俨,选择留在夏口。
黄月英的侍女阿鱼,也留了下来,因为黄月英发明改良的单人搅车纺织机,现在已经做出来了。
黄月英便让阿鱼,带着家中的仆妇,召集工匠,开始大批生产,然后无偿捐献给夏口的百姓。
以后夏口的百姓,家家户户都可以拥有一台搅车,这样那些在家的妇女,之后在家里就可以织布纺纱。
如此一来,就可以大力促进手工业生产,也可以促进经济效益,如此一来,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
南漳是仅次于襄阳的大城,人口数万,夏天的街面上,到处都是纳凉的人群,好不热闹。
刘俨牵着黄月英的手,穿过长街,来到一座天桥底下,看着不远处街面凉茶铺子前,昏暗的灯笼底下,聚集着一群嬉闹的孩童。
隐隐还传来一阵读书人,从身边走过的行人口中,刘俨听到这么一句。
“这隗子牙,四十岁的人了,还食不果腹,还梦想做那姜子牙,还真是痴人说梦呢。”
“可不是……”
随着行人远去,刘俨却饶有兴趣看向了桥下的人群。
“夫君,我们去看看,说不定此中真有你要找的贤才呢。”黄月英一眼便看出刘俨心思,主动迈步朝着那凉茶铺走去。
“店家,给我们来一壶凉茶。”刘俨与黄月英在凉茶铺子坐了下来,这铺子是一对中年夫妇开设的。
那男店家负责煮茶,女店家负责招待客人,在听到刘俨的喊声时,手脚麻利的女店家,热情的便把一壶凉茶端了上来。
“仓颉作书,以教後嗣。幼子承诏,谨慎敬戒……”
刘俨提起茶壶,给黄月英倒茶之时,便听到一旁的人群中,传来稀稀朗朗的读书声。
“夫君,这是《仓颉篇》,看来这是一位教书的夫子呢?”黄月英接过刘俨的茶碗,脸上带着笑意。
《仓颉篇》是汉代的孩童启蒙篇章,刘俨小时候读的的第一篇书简就是这个。
“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致力教书育人,这份精神确实值得称颂。”刘俨由衷的表示称赞之意。
【作者题外话】:求银票,求银票,求收藏,求收藏!
感谢!感谢!


相关章节: 第66章 确定成婚时间第67章 前往沔阳迎亲第68章 荆襄士族群英会第69章 江夏东部都尉第70章 爱发明的黄月英第72章 惩治街市的恶徒第73章 招揽贤才为用第74章 中卢拜访司马芝第75章 司马芝愿意效力第76章 先锋大将廖化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