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宋行医人 第7章 印刷剧本 搬运神曲

第7章 印刷剧本 搬运神曲


推荐阅读: 一半暖阳一半夏日东晋燕秦夺夜之光魏央重生03之完美人生我有一个末日避难所独自觉醒七元剑神仙始修魔我是法官梦之神,为梦而战江湖脸谱之风行剑起

!”
秦琪默默地掏出另外一个剧本:“老太公别急,小乙这儿还有一个。”
他拿出的,是搬运自王实甫的《西厢记》。
本正心情沉重的老太公,在仔细看过这本子后,心情复又放松下来。
这时的理学刚兴起萌芽,浪漫的北宋人非常欣赏《西厢记》的爱情观。
马太公看得拈须微笑:“好小子!这本子也是极好的!其中的诗词意境也美甚!”
秦琪已经后悔了,《三国演义》这种剧本,他就不该拿给老太公看,老太公太忧国忧民了!
所幸他还带了抽空搬运的《西厢记》。
于是,在他坚持下,马太公带队排《西厢记》的版,秦琪与任丽燕带人印刷《三国演义》剧本。
张若谷被《三国演义》这部史诗级剧本惊动,也兴致勃勃地带着胥吏,参与进了印刷、排版、线装工作中来。
等两部剧本各印刷出五百册,时间已来到了正月十四上午。
张若谷被通判叫回了府衙,于是,一老一少又开始了编曲。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恨相见得迟…”
随着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正宫调的曲子编好,《西厢记》的编曲工作便进行了一大半。
这已是第四本的一折。
马太公已从昨日忧国忧民的沉重情绪中缓过了劲儿。
秦小乙真担心老人家犯心脏病。
好在马太公历经三朝,见识过太多大风大浪,他的心脏经受住了考验。
张若谷,便是他派人,带着几折《三国演义》的剧本叫来的。
老头儿兴致勃勃地问道:“小乙,那首大江东去的曲子,你准备怎么编?”
这还用问?南宋余文豹在《吹剑续录》中已经说了,用铜琵琶、铁绰板啊!
而且,关西话哪里有真定话好听?真定府方言,代表了纯正的北方语系。
好吧,我说人话。宋金时期的真定话,与汴京话极像,但不似汴京话婉转,而是带着几分边州的刚直。
看官们可以联想一下山东话加开封话…
真定话大概就是这个味儿。
综上所述,他的想法便是以真定话、配合铜琶铁板来唱出这豪迈之词。
马太公听后老眼一亮:“小乙,你会不会弹琵琶?”
嘿!我这暴脾气!你瞧不起谁呢!
秦琪二话不说,要来铜琵琶便弹了一曲《十面埋伏》…
他玩脱了。
这时代,《十面埋伏》的前身,也就是《淮阴平楚》尚未成曲…
老太公又激动了。
他在听完后,便迫不及待问道:“小乙,这是何曲?老夫怎么听着如两国交战一般?”
秦琪这才反应过来:哦,我一不小心,又搬运了一首经典曲子。
他挠了挠头,耐心为马太公讲起这首《十面埋伏》的故事。
…好吧,其实也没什么故事,这就是淮阴侯韩信垓下围项羽的全过程。
但这曲子,通过一个琵琶,便将这全篇故事讲述出来,堪称神曲。
马太公意犹未尽:“小乙,再奏一遍,不,再奏三遍!老夫爱煞了这曲子!”
秦琪暗暗撇嘴:我就知道!
他不忍让老人家扫兴,只好又弹了起来。
任丽燕在庖厨忙碌半晌,刚歇口气,听到琵琶声再次响起,她便跑到了院中。
她重生前,还真没听过这首曲子,是以她也如马太公一般,听得入了神。
三遍奏罢,院中众人仍沉浸于余音之中,却陡然听到门外传来娇喝:“好!”


相关章节: 第2章 狙击弩的威慑力第3章 《荆钗记》火遍全国第4章 日新月异的真定府第5章 秦小乙爷爷的秘密第6章 香水、剧本出炉第8章 鬼使神差的邂逅第9章 缘分本天成,庸人焉自扰第10章 爱屋及乌的秦小乙第11章 张若谷的yin谋第12章 大悲观世音菩萨像前的许愿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