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宋行医人 第21章 龙虎齐至 风雨蓄势7

第21章 龙虎齐至 风雨蓄势7


推荐阅读: 一半暖阳一半夏日东晋燕秦夺夜之光魏央重生03之完美人生我有一个末日避难所独自觉醒七元剑神仙始修魔我是法官梦之神,为梦而战江湖脸谱之风行剑起

秦琪焉能不知这位造出针灸铜人的杏林前辈?
他吃惊的原因,是这厮居然如此恃才傲物。
在他印象中,他爷爷朋友圈中的那些大医,无不是毫无架子的老顽童。
只有那些不知所谓的“名医”才会端着架子拿捏姿态。
同样的患者,掏着不菲的挂号费找这些“名医”诊病,再花重金开一大堆中药回家,结果还不一定能痊愈。
但找到他爷爷,他们往往花钱不过百,最多五六服便痊愈。
正是这些“名医”,毁了中医的名声。
中医与西医截然不同,需要背诵记忆、理解领悟的知识委实太多,这个过程极度枯燥乏味,许多年轻人受不了这个过程。
秦琪读大学时,他的一众同学便是如此。
讲《素问》、讲五运六气、讲阴阳辩证时,他们昏昏欲睡,但只要一讲方剂,他们就来了精神。
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
中医不懂易理,不懂四气五味,不懂五运六气,只懂方剂,那确实比西医差远了。
因为中医的方剂,治疗的并非表征,而是依靠中药的四气五味来调整人体病态的五运六气,通过或补弊纠偏、或正本清源、或固本培元来治疗。
所以,病人头痛,或许与头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他太阴病导致的实热之证。
一剂桂枝汤下去,他发一发汗就好了。
那么问题来了,桂枝汤中哪味药治头痛?
这只是方剂,桂枝汤治太阳病、太阴病都要如何煎?大火还是文火?
答案很简单:表证用大火取其气,里证用文火取其质。
所以,秦琪在开好药方后,总要不厌其烦地反复叮嘱病人,这个方子应该如何煎药。
中医是归纳法,十九病机便是典型。那么问题再次产生:十九病机为何不言燥和暑?
所以名医和庸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和“辩”。
名医对患者十九病机的把握和思、辩,需要对《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有深刻理解。
庸医呢?通过表征?
通过表征来开药治疗,那正是西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治法。
西医的学习过程,相对于中医,要有趣许多。
但讽刺和可笑的是:西医如今开始针对不同人群体质,提出个性化诊疗方案…
这套玩意儿,居然还被现代医学家奉为圭臬和奋斗目标。
这些将老祖宗的智慧视为糟粕的人们不知道,中医从五千年前至今,就始终是这么做的。
所以,秦琪在看到如此“名医”后,便于心中暗叹:当真是见面不如闻名。
他原以为,王惟德这种大医,应该是虚怀若谷、气度恢宏之人。
他如此做派,与那些半瓶子晃荡的轻佻之徒有何分别?
他略略拱手:“原来是王先生当面!小生久仰先生大名!”
王惟一脸色缓和下来,微微颔首:“这几针是你这娃娃施的?”
秦琪两世为人,阅人无数,见他如此倨傲,倒也丝毫不动怒。
“然也!王先生可愿指点一二?”
王惟德傲然一笑:“老夫从不轻易指点旁人,老夫一针下去,收的诊金可不菲!”
三位老学士脸色微变。
李用和和任大郎忍不住紧紧蹙起眉头。
耶律槊古更是忍不住要当场发作,却又捱了不知从何而至的轻轻一脚。
她转首四顾,只见莫昀馨似笑非笑地对她眨眨眼。
秦琪对王惟德更加反感。
他无论前世还是今生,从不吝于向他人传授自己的医术,他只害怕无人愿学中医。
他在真定府行医数月,教出来的徒弟不计其数,让真定府兽医的数量大幅降低,所以他才能全心投入攀科技树。
薛奎不愿再理会王惟德。
“小乙,老夫的病,你有把握治好?”
“薛学士莫要过于担心,您的病不算太重。只要注意养生,您至少还能多活一纪。”
一纪是二十年。
王惟德哂笑:“小小年纪胡吹大气!你医术再好,高得过真定王俊华?还是高得过赵州李叔和?
老夫曾就薛学士的病情,诚恳请教过他们,他们把握


相关章节: 第16章 龙虎齐至 风雨蓄势2第17章 龙虎齐至 风雨蓄势3第18章 龙虎齐至 风雨蓄势4第19章 龙虎齐至 风雨蓄势5第20章 龙虎齐至 风雨蓄势6第22章 龙虎齐至 风雨蓄势8第23章 龙虎齐至 风雨蓄势9第24章 龙虎齐至 风雨蓄势10第25章 龙虎齐至 风雨蓄势第26章 龙虎齐至 风雨蓄势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