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读《中华上下五千年》笔记 第四十六章:枭雄曹孟德/王允除董卓/迁都许城

第四十六章:枭雄曹孟德/王允除董卓/迁都许城


推荐阅读: 魂元英雄之翼六界天帝破天荒以神之名称霸世界圈肖遥一梦替嫁后,总裁他被我丑醒啦桔梗与白玫瑰都市最强赘婿系统暴雪傲影血色黎明玄幻之我是半个大师剑逆神魔

景,立即举起长矛,一下子戳穿了董卓的喉头。随即,吕布从怀里拿出诏书向大家宣布:“皇上有令,只杀董卓,别的人一概不追究。”董卓的将士们听了,都高兴地呼喊万岁。
  长安的百姓听到奸贼董卓死了,欢声雷动,举杯相庆。可是过了不久,董卓的部将李催、郭汜攻入长安,杀死了王允,赶走了吕布,长安又陷入混乱动荡之中。
  董卓在历史上被视为罪恶滔天的残暴之徒,人们习惯将东汉末年国家分崩离析的社会状况记在他头上。其实,董卓只是一个勇猛而有谋略的边将,如果不是外戚、朝官的无能,他也不会拥帝自立,他的历史作用,只是打开了军阀混战的大门。
  ————————————————————————————————
  迁都许城:
  
  东汉王朝经历了董卓之乱后,已经名存实亡,各地州郡割据一方,官僚、豪强趁机争城夺地,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
  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曹操的势力渐渐壮大。他打败了攻进兖州(今山东省西南部和河南省东部)的黄巾军,在兖州建立了一个据点。他还将黄巾军的降兵补充到自己的军队中,扩大了武装。后来,他又打败了陶谦和吕布,成为一个强大的割据势力。
  公元195年,长安的李催和郭汜发生火并,互相攻伐。在这种情况下,外戚董承和一批大臣带着献帝逃出长安,回到洛阳。这时的洛阳宫殿,早已被董卓烧光了,到处是瓦砾碎石、残垣断壁、荆棘野草。汉献帝到了洛阳,没有宫殿,就住在一个官员的破旧住房里。一些文武官员没有地方住,只好搭个简陋的草棚,遮风避雨。这些还不算,最大的难处是没有足够的粮食充饥。
  这时候,曹操正驻兵在许城(今河南许昌),听到这个消息,就和手下谋士商量,把汉献帝迎接过去。随后,他派出曹洪带领一支人马到洛阳去迎接汉献帝。
  董承等大臣怀疑曹操另有图谋,发兵阻拦曹洪的人马。后来,曹操亲自到了洛阳,向他们说明:许城有粮食,但是不便运输到洛阳来,只好请皇上和大臣们暂时迁都到那里,免得在洛阳受挨饿。
  汉献帝和大臣一听许城有粮食,都赞同了迁都的建议。公元196年,曹操把汉献帝接到了许城。从那时起,许城成了东汉临时的都城,因此改称为许都。
  曹操在许都给汉献帝修建了宫殿,献帝便正式上朝了。曹操自封为大将军,从此以后,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向各地州郡豪强发号施令。
  但是日子一久,由于要支付大批官员和军队的粮食供应,许都的粮食也发生了困难。经过十年混乱,到处都在闹饥荒。如果粮食问题不解决,大家也无法在许都呆下去了。
  有个叫枣衹的官员向曹操提出一个办法,叫做“屯田”。他请曹操把流亡的农民召集到许都郊外开垦荒地,农具和牲口由官府提供。每年收割下来的粮食,官府和农民平分。
  曹操接受了枣衹的建议,下令实施屯田。不久,许都附近的荒地就开垦出来了。一年下来,原来已经荒芜的土地获得了丰收。
  曹操用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诸侯,又采用屯田的办法,解决了军粮供应问题,还吸收了荀攸、郭嘉等一批有才能的谋士,也就奠定了成就霸业的基础。
  


相关章节: 第三十九章:汉明帝求佛/投笔从戎第四十章:班固著《汉书》第四十一章:蔡伦改进造纸术/制造地动仪第四十三章:梁冀专权/党锢之祸第四十五章:道教的兴起/袁绍拥兵自重第四十七章:马钧发明翻车/煮酒论英雄第四十八章:官渡之战/孙策入主江东第四十九章: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第五十章:刘备入川/水淹七军第五十二章:七擒孟获/马谡失街亭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