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读《中华上下五千年》笔记 第七十七章:文成公主入藏/初唐四杰

第七十七章:文成公主入藏/初唐四杰


推荐阅读: 魂元英雄之翼六界天帝破天荒以神之名称霸世界圈肖遥一梦替嫁后,总裁他被我丑醒啦桔梗与白玫瑰都市最强赘婿系统暴雪傲影血色黎明玄幻之我是半个大师剑逆神魔

王氏三珠树”。他出名的机会在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这一年高宗要到泰山封禅,他向朝廷进献《宸游东岳颂》和《乾元殿颂》,文采菁华,风传一时。沛王李贤把他招到门下作文字工作。但没过多久,王勃因为一篇文章得罪了皇帝,被逐出了王府。他四处游历,先后到了江汉和蜀中,结识卢昭邻,两人过从甚密。此后他也曾几度出仕,作地小官。有一次因为私藏钦犯差点被杀头,因为朝廷改元大赦天下才保住性命,但还是被革掉了功名。上元三年(公元676年),他远道看望父亲,途中落水受到惊吓而死。
  王勃的诗内容广泛,风格高华。除了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外,他的好诗还真不少。比如《山中》一诗写道:“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以大江的水流迟缓暗示自己不愿再走,以纷飞的黄叶状写自己的乡愁情绪,俊逸清新。但要说影响最大的作品,自然非那篇传诵千古的《腾王阁序》莫属。这篇骈文以生动的文笔,从各方面极力地铺叙腾王阁的壮丽和阁中宴饮的盛况,并即景生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客愁羁旅的伤情。这类主题前人写得多了,并不新鲜。这篇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已经开阔宏伟,声调和谐优雅,词采精练华美。并不太长的一篇文章,几乎处处是警语,处处是丽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些名句情真意切,同时平仄协调,属对工稳,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所谓才华横溢,用在王勃身上才觉得名实相符。
  与王勃相比,杨炯(公元650年~?)的才气就少了一些。他的诗歌内容主要是抒写离别的情绪,形式上全部是五言,而且名篇佳句也不多,所以略而不论。
  卢照邻(公元634年~?)号幽忧子。在四杰当中,他的遭遇和命运是最苦的,一生几乎全在悲惨的岁月中度过。他的诗歌创作内容较为丰富,形式也较完备,而其中成就最高的是七言歌行。他的名篇是《长安古意》,诗中有些句子读起来特别有意味: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这些诗句四句一换韵,读来自然流转,具有特别的音乐之美丽。
  在四杰中,骆宾王(公元619年~?)的年龄最大。骆宾王的创作大部分是五言律诗,其中最能表现他的豪迈遒丽的风格的,是从军这一类题材的诗。络宾王有过从军的经历,对军旅生活有实际的观察和体验,故而以雄放见长,颇能见出诗人的豪迈气概。此外,骆宾王也写一些揭露黑暗现实的诗。这类诗或抨击统治者的荒淫腐朽,或反映妇女的不幸遭遇,或抒写个人的失意愁怨,都有一定的深度。和王勃有些类似,骆宾王的卓著名声,也不是因为他的诗,而是因为他的一篇骈文。这篇骈文题目是《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后人也称作《讨武曌檄》。公元684年,唐朝开国功臣李勣的长孙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讨伐临朝称制的武则天。骆宾王当时正在徐敬业的幕府,代徐敬业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檄文。作者站在拥唐讨武的立场上,历数武则天屠兄杀姊、鸩母弑君、蓄谋篡唐称帝的种种罪名,号召天下起而伐之。文章挥洒自如,痛快淋漓,词采风茂,声势雄壮。他在交代李敬业的军事实力后,这样写道:
  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诧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攻


相关章节: 第七十二章:瓦岗起义/李渊起兵第七十三章:统一全国第七十四章:玄武门之变/长安城第七十五章:以人为镜/贞观之治第七十六章:李靖夜袭阴山/玄奘取经第七十八章:女皇武则天/药王孙思邈第七十九章:名相狄仁杰/开元盛世第八十章:姚崇灭蝗/一行测子午线第八十一章:雕版印刷术/唐三彩第八十二章:口蜜腹剑/李白傲权贵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