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读《中华上下五千年》笔记 第七十八章:女皇武则天/药王孙思邈

第七十八章:女皇武则天/药王孙思邈


推荐阅读: 魂元英雄之翼六界天帝破天荒以神之名称霸世界圈肖遥一梦替嫁后,总裁他被我丑醒啦桔梗与白玫瑰都市最强赘婿系统暴雪傲影血色黎明玄幻之我是半个大师剑逆神魔

视农业,继续推行轻徭薄役、与民休息的政策;又广开言路,善于纳谏,对符合她意愿的建议她乐意采纳,反对她的意见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听取,甚至能容忍对她的人身攻击。
  武则天最大的贡献在于改革官制,削弱三省六部制的相权,加强御史台的监督作用;同时打击旧门阀士族,扶植庶族地主出身的官僚,使更多的寒族参与政治。她完善了科举制,为表示对选拔人才的重视,她亲自过问,开创了殿试的先例,并且开设武举,由此培养和选拔了一批文臣武将,如狄仁杰、张柬之等。但武则天任用酷吏、制造冤狱并广开告密之风,形成政治上的恐怖。她生活奢侈,支持佛教,大修宫殿、佛寺,并宠信张易之等小人,朝政日益败坏。
  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复位。同年,82岁的武则天病死,她生前曾留下“袱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的遗言,并令人在陵前高高竖起一座无字碑。
  ————————————————————————————————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公元58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村)人,是我国隋唐时期伟大的医药学家,后世尊之为“药王”。孙思邈的医学造诣很高,是隋唐时期医药界的佼佼者。宋代林亿称道:“唐世孙思邈出,诚一代之良医也。”
  孙思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自幼聪颖好学,敏慧强记,7岁时每天能背诵1000多字,人称神童。他幼年多病,家中为他治病几乎倾家荡产。他经常见到老百姓生病没有钱医治而死去,加上自己的切身体会,他10岁时已决心要当一名医生。他花了整整10年的时间来刻苦攻读医书,钻研医学,20岁时已能给亲朋邻里治病人,他本人所患的疾病最后也由自己治愈。
  30岁时,孙思邈离开家乡,长途跋涉到太白山隐居,边行医采药,边研究炼丹术。这期间他成功地炼成了太一神精丹(即氧化砷)。孙思邈用它来治疗疟疾疗效非常好。后来这种方法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引起较大反响。40岁时,孙思邈在切脉诊候和采药制丹等方面已经卓然成家,医术也日臻成熟。
  在民间治病救人的同时,晚年孙思邈主要从事著书立说。70岁时,孙思邈积50年医疗实践之经验,编写了《千金要方》,30年后,又写成《千金翼方》。《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相辅相济,成为中医学史上极有实用价值的医学手册。除此以外,孙思邈还著有《枕中素书》、《福禄论》、《会三教论》、《老子注》、《庄子注》、《明堂图注》、《孙真人丹经》、《龟经》、《玄女房中经》、《摄生真录》、《千金食治》、《禁经》等。
  孙思邈一生淡泊名利,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多次请他出来做官,他都托病辞而不受。他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农村,为百姓治病。病人来向他求医,不论其贫富贵贱,亲近远疏,他都能做到一视同仁。遇到患有传染病的危险病人,他也不顾个人安危,及时为病人诊治。他高尚的医德颇受世人敬重,当时的大学士宋含文、名士孟诜和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等均以“师资之礼”待他。擅长针灸的太医令谢季卿,以医方针灸著名的甄权、甄立言兄弟,长于药性的韦慈藏,唐初名臣魏徵,都是他的好友。
  《千金方》是孙思邈的代表著作,书名取自“人命至贵,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之义。《千金方》是《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的合称。《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共30卷,分医学总论、妇人、小儿、七窍、诸风、脚气、伤寒、内脏、痈疽、痔漏、解毒、备急诸方、食治、养性、平脉、针灸等法,总计232门,收方5300个。《千金翼方》是对《千金要方》的补篇,也是30卷,其中收录了唐代以前本草书中所未有的药物,补充了很多方剂和治疗方法。这两部书,收集了


相关章节: 第七十三章:统一全国第七十四章:玄武门之变/长安城第七十五章:以人为镜/贞观之治第七十六章:李靖夜袭阴山/玄奘取经第七十七章:文成公主入藏/初唐四杰第七十九章:名相狄仁杰/开元盛世第八十章:姚崇灭蝗/一行测子午线第八十一章:雕版印刷术/唐三彩第八十二章:口蜜腹剑/李白傲权贵第八十三:安禄山叛乱/马嵬驿兵变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