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读《中华上下五千年》笔记 第一百章:沈括出使/《资治通鉴》

第一百章:沈括出使/《资治通鉴》


推荐阅读: 魂元英雄之翼六界天帝破天荒以神之名称霸世界圈肖遥一梦替嫁后,总裁他被我丑醒啦桔梗与白玫瑰都市最强赘婿系统暴雪傲影血色黎明玄幻之我是半个大师剑逆神魔


  在天文历法方面。作者改造了浑仪、浮漏、圭表等天文仪器,并利用改进的仪器,连续观测3个月,绘制星图200余幅,得出了极星离天极3°有余的结论;利用改进后的浮漏,进行10余年的测量,第一次从理论上推导出冬至日长度“百刻而有余”、夏至日长度“不及百刻”的结论。另外,书中还记载了作者首创的“十二气历”。
  在数学方面。记载了作者首创的隙积术和绘圆术,开辟了我国传统数学新的研究方向。
  在地质地理方面。记有指南针发明和应用以及地球偏角的发现等重要事件;记述有作者关于球面镜成像的实验;还记述有演示月亮盈亏的模拟实验以及演示声音共振的实验等。
  在化学方面。记载有利用钢铁离子置换反应;记载有湿法治铜方法“胆铜法”,以及灌钢法和冷锻铁甲法。
  在医药学方面。记述有人体解剖生理学,还论述了人体新陈代谢的原理。也记述有大量植物、矿物药物的特征、性味和功效等。
  沈括是一位学识渊博和成就卓越的自然科学家。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称赞沈括说:“沈括这样的人物,只有在中国才会出现。”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也认为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上最奇特的人物”,而《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资治通鉴》:
  
  王安石虽然罢了相,宋神宗还是把他定下的新法推行了将近10年。1085年,宋神宗病死,年仅10岁的太子赵煦即位,这就是宋哲宗。哲宗年幼,他祖母高太后临朝听政。高太后一向反对新法,她临朝后,便把反对新法最强烈的司马光召到京城担任宰相。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他父亲司马池,官任天章阁(皇帝藏书阁)侍制(皇帝顾问)。司马池为人正直、清廉,这对司马光有深刻的影响,时人赞誉司马光是“脚踏实地的人”。司马光自幼酷爱史学。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中进士,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等职。
  司马光在当时的大臣中,名望最高。他的名声,从他幼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传开了。他7岁那年,就开始专心读书。他不但用功读书,而且很机灵。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不小心掉进去了。缸大水深,眼看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一面哭喊,一面往外跑,找大人来救。司马光不慌不忙,从地上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尽力气朝水缸砸去。缸被砸破了,水从缸里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脱险了。这件偶然的事,让幼小的司马光出了名。
  宋神宗在位的时候,司马光担任翰林学士。司马光和王安石本来是交往密切的好朋友,后来王安石主张改革,司马光不赞同,两个人就谈不到一块儿去了。
  王安石做了宰相后,提出的一件件改革措施,司马光全都反对。
  原来,司马光很喜欢研究历史,他认为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通晓从古以来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兴盛、衰亡的经验教训。他又觉得,从上古到五代,历史书实在繁杂无序,做皇帝的人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看。于是,他很早就动手编写一本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书。宋英宗在位之时,他把一部分稿子献给朝廷。宋英宗觉得这是本对巩固王朝很有好处的书,十分赞赏这项工作,就专门为他设立了一个编写机构,叫他继续编下去。
  宋神宗即位以后,司马光又把编好的一部分稿子献给宋神宗。宋神宗不欣赏司马光的政治主张,但是对司马光编书却十分支持。他把自己年轻时收藏的2400卷书都送给了司马光,让他好好完成这部著作,还亲自为这本书起了个书名,叫《资治通鉴》(“资治”就是能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的意思)。
  司马光一共花了19年时间才完成这部著作。《资治


相关章节: 第九十四章:董源画江南/黄袍加身第九十六章:宋太宗征辽/王小波起义第九十七章:寇准谋国/元昊建西夏第九十八章:范仲淹推行新政/欧阳修改革文风第九十九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王安石变法第一百零一章:文豪苏轼第一百零二章:《清明上河图》/花石纲第一百零三章:皇帝书画家宋徽宗赵佶/李纲抗金第一百零四章:靖康之辱/宗泽卫京第一百零五章:韩世忠阻击金军/岳家军大败兀术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