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乱世栋梁 第八十一章 天团

第八十一章 天团


推荐阅读: 真人不露相穿越成地精的跟班斗破之万兽沸腾神笔从项羽始餮仙传人在都市猎天争锋时总宠妻超无敌将女难求:督主请下榻偏执大佬的暗黑新娘短跑之光带着空间养萌娃红楼庶长子

邺北城,西北角,三台所在的兴圣寺里,楚国皇帝李笠在庭院内设宴。

他和儿子、侄子还有几位主要武官一起,款待前不久自南方而来的“文人墨客”。

这些文人墨客,都是有职务在身的行政官员或者学官。

君臣在这“名胜古迹”里开怀畅饮,又有琴师在一旁弹奏钢琴,现场洋溢着满满的文艺气息。

以邺城三台为背景,李笠被文艺气息包裹着,恍惚间,觉得自己仿佛成了文艺皇帝。

邺城三台,主台即大名鼎鼎的铜雀台,于后汉建安年间,曹操所建。

铜雀台直接以邺城城墙为台基,高十丈,有屋一百一间。

之后,曹操在铜雀台南建金虎台,高八丈,有屋一百九十间;

又在铜雀台北建冰井台,也高八丈,有屋一百四十八间,又有深井数口,储藏大量粮食和煤炭。

三台建成后,和邺城一起,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

期间朝代更替,三台不断修缮、扩建,石赵时,名称也有变更:铜雀改名铜爵,金虎改名金兽。

到了高氏齐国时,高洋在位的天保年间,新一轮改扩建后,三台高度达到十七丈,两台之间相隔二百余尺。

名字也有变动:金凤(铜雀)、圣应(金虎)、崇光(冰井),并以三台为三台宫,有乾象殿。

高湛在位期间,以三台所在宫室为兴圣寺。

宴会渐入佳境,君臣兴致勃勃,文官们轮流即兴作诗,现场十分热闹。

年近六旬的文学大家庾信,看着眼前宏伟的三台,回想曹植所做名篇《铜雀台赋》,心中激动不已。

曹植的《铜雀台赋》,他少年时看过后,当时就对铜雀台神往。

但是,南北相争数百年,他人在江南,除非出使北方,否则无法亲眼看到铜雀台的雄姿。

不过,机会终于来了:梁国大同十一年,也就是二十五年前,庾信出使魏国(东魏),来到魏都邺城。

在邺城,他终于亲眼看到了三台。

却没想到,二十五年后还能故地重游,而此时,邺城,已经是朝廷治下。

当然,现在的朝廷,国号已经不是“梁”,皇帝姓李不姓萧。

此时此刻,坐在上首的皇帝,二十五年前...

二十五年前,大概,李笠还在鄱阳的彭蠡湖里捕鱼吧...

庾信如是想,看了看正和群臣谈笑风生的李笠,百感交集。

如果那年,先帝(萧纲)没有遇刺身亡,身体健康,或许如今依然健在...

或者,皇太子(萧大器)没有伤重去世,庾信觉得,李笠就能得到重用,最后以梁军大将的身份,为朝廷收复河北。

真要是那样,萧纲或者萧大器,现在就坐在三台前,即兴作诗...

想着想着,庾信有些伤感。

比起梁武帝父子,如今的皇帝李笠,基本上对文学不感兴趣,宫廷里不再有频繁的诗会,皇帝很少和官员们吟诗作赋。

皇帝作为个人,对文学不感兴趣,但作为皇帝,却大兴教育。

新朝自实施考试选拔制度以来,各地州学、县学纷纷建立,朝廷投入教育中的资金越来越多。

诸如建康、淮阴、寒山、鄱阳、江陵、湓城、广陵等地,又办“报纸”,以及大量印刷作场,印刷大量文学著作。

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文风大盛”,目睹了时代剧变的庾信,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

他十五岁就入东宫,作为皇太子萧统的东宫讲读。

后来萧统去世,萧纲为皇太子,庾信继续留在东宫,可以说是萧纲的故交。

时光荏苒,江山已然换了主人,他经历了梁国的辉煌岁月,经历了梁国的夕阳余晖,又目睹了新朝的旭日东升,现在看着三台,百感交集。

至少,李笠念在萧纲的知遇之恩,没有对萧纲的子孙赶尽杀绝。

逊帝还好好地活着,前朝宗室们,在鄱阳过着宁静的生活。

新朝皇帝,对士族们充满敌意,取消一切特权,地必须缴纳赋税,人必须服劳役,或者交钱


相关章节: 第七十六章 应对(续)第七十七章 算计第七十八章 算计(续)第七十九章 教训第八十章 形势第八十二章 交流第八十三章 战利品第八十四章 狂人第八十五章 奇谋第八十六章 奇谋(续)

也许你还喜欢: 乱世栋梁txt下载乱世栋梁百度百科重生当安西大都护大明雄主乱世栋梁1001无标题盛唐太保林浩的电影时代崛起于民国初年重生之北魏末年乱世栋梁 小说乱世栋梁乱世栋梁笔趣阁乱世栋梁 顶点千秋谋士重生唐末西北王乱世栋梁123覆海君主牛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