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乱世栋梁 第69章 交流

第69章 交流


推荐阅读: 真人不露相穿越成地精的跟班斗破之万兽沸腾神笔从项羽始餮仙传人在都市猎天争锋时总宠妻超无敌将女难求:督主请下榻偏执大佬的暗黑新娘短跑之光带着空间养萌娃红楼庶长子

出负面情绪,而李笠对其同伴的语气极其不爽,决定灭灭这帮年轻人的威风。

李笠坐下,旧事重提:“我读《左传》,看到一个故事,郑伯克段于鄢,百思不得其解,请黄郎指教一二?”

“请讲。”黄四郎很认真的回答,旁边的年轻人见李笠问‘郑伯克段于鄢’这个很简单的故事,居然白色不得其解,心中嗤笑不已。

“郑伯克段于鄢,我看来看去,好像说的不止一个故事?”

黄四郎点点头:“当然,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每用一字,必寓褒贬,若用心读,当然能看出不止一个故事。”

李笠一脸真诚:“那,我有些疑问,就一一道来?”

“请讲。”

郑伯克段于鄢,是很出名的一个故事,甚至成了成语,在后世,还是语文课本里的一篇课文。

李笠认为在场的几位年轻人既然都是读过书的学子,没道理不知道这个故事,所以故事本身不需要复述,直接提问:

“那,请问,‘郑伯克段于鄢’,为何叫‘郑伯’,而不是郑公?”

黄四郎回答:“原因有二,春秋时,郑国为伯国,与其他诸侯并称时,郑君被称为“郑伯”。”

“但是,若诸侯为周天子卿士,可称公,郑国国君为周天子卿士,所以郑伯称作郑公,不无不可,然而...”

“春秋笔法,字含褒贬,称郑伯而不是郑公,是因‘伯’相较“公”为贬,贬的是他明知弟弟错了,却不矫正,反倒纵容,以至于弟弟越错越离谱,起兵谋反。”

“兄长纵容弟弟犯错,这行为本身是错的,而兄长面对弟弟无理要求,不顾大夫苦劝,竟然分封要地,于礼不合,所以行为要贬,故而用郑伯而不是郑公。”

李笠当然知道答案,其实是明知故问,闻言点头,又问:“‘郑伯克段于鄢’,为何用‘克’?”

黄四郎回答:“克,用于国与国交战,即两位国君之间交战,用在兄弟之间,实为讥讽,因为段起兵时,羽翼已成,可与兄分庭抗礼,如同一国二君。”

“黄郎,既然是兄弟之间的事,为何不用‘郑伯克弟于鄢’,反倒用弟之名‘段’?”

“春秋记载各国内乱,过错者必书其名。”黄四郎耐心解释,“这件事,做弟弟的‘段’错了,那就要书其名。”

果然和语文老师教的知识一样,恭喜你,达到了高中语文的水准。

李笠如是想,对黄四郎的水平有了大概了解,见旁边几个一脸鄙夷,切入正题:

“郑伯之母武姜,为申伯女,所以我认为,武姜处心积虑要扶小儿子上位,其实是为了挟持郑国,助申国对抗楚国。”

“什、什么?”黄四郎听了一愣,不知该怎么回答,因为这问题太过突兀: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有哪个字提到楚国?

又有哪段内容,提起武姜要控制郑国,助娘家(申国)防御楚国?

莫非你买的书是假书,你被人编的假故事“郑伯克段于鄢”骗了?

黄四郎真想这么问,却问不出口,一时半会不知该如何回答,李笠便看向那几位同样一头雾水的年轻人,问:

“莫非,诸位也没看出来?”

那几位真是觉得莫名其妙,其中一人不服气:“请问,你如何从‘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看出方才你说的内容?”

“哎哟,我以为你们看出来了...”李笠笑起来,开始放嘲讽:“原来,是不学无术啊...”

包括黄四郎在内的几个人,几乎要跳起来:“你说什么!”


相关章节: 第64章:武祥第65章 沈郎君(续)第66章:萧全理第67章 黄虎(续)第68章:黄四郎第70章:郑庄公第71章 吹灯第72章:黄鸡第73章 乌鳢凶猛第74章:左传

也许你还喜欢: 乱世栋梁txt下载乱世栋梁百度百科重生当安西大都护大明雄主乱世栋梁1001无标题盛唐太保林浩的电影时代崛起于民国初年重生之北魏末年乱世栋梁 小说乱世栋梁乱世栋梁笔趣阁乱世栋梁 顶点千秋谋士重生唐末西北王乱世栋梁123覆海君主牛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