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明末历史之共和天下 第二章 说话很简单,问题是不想说

第二章 说话很简单,问题是不想说


推荐阅读: 死亡入侵沈总每天都在被催债玄幻:我是气运大反派神隐三界那边的世界修之奇关于错位魔杀你行不行啊?快穿之炮灰上位史替嫁后成了残疾大佬的白月光万古第一佛清河君上迂腐王的剑

对声音麻木了,好像已经开始适应,大人们对待宠物一样的抚摸揪扯也无所谓了。
中午家里请客,但凡来客不论亲疏,每人一大碗臊子面,醋管够,大蒜管够。咦?咋没辣椒勒。施元看着自己的小碗突然才发现到这里五年竟然没见过辣椒,以前没注意这个问题。难道现在辣椒还没传到中国吗?老施元那可是无辣不欢的主,骑行全国的时候立下过尝遍天下美食的志愿的,其中云贵川、赣鄂湘皖哪有不辣的美食啊。当然,太辣也不行,施元低头看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的,胃肯定也小,还经不住火辣辣的辣椒的洗礼。想到发育还差的远,施元望了一眼两腿之间,那个小丁丁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哎。
五岁开蒙,施元所在的孤山村没有私塾,一般都去一河之隔的隔壁郑家庄读书,郑家庄靠近管道,比较繁华。以前施元是个哑巴,施道正也就很少带施元出门,施元去邻村的机会都不是很多。今天一早施母就把施元打扮起来,头发被梳成两个丫髻,施元顿觉脑后一片清爽。此地风俗男孩三岁以前是要剃头的,不过不会将头发全部剃光,会在前额处留下一片头发不剃,长一些的时候用布带束起来,这也是施元郁闷很久的一个问题,不是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损伤分毫吗,这波操作是何原因?难道父母给损伤的不算啊,不懂啊,上辈子由于出生年代有问题,教育不受重视,所以读书不多,更何况是历史类的知识更是知道的少之又少,很多历史典故历史人物故事还是听评书看小说知道的。
施道正带着施元来到郑家庄,郑家家祠堂边上有一排七间房子的院子,郑家人就将它用作私塾,私塾请了一个本族的老秀才教读本族子弟,因为房屋富裕,偶尔也收一些别姓娃儿。施道正是在征求郑氏族长同意后才带施元来拜先生的,郑老夫子乐颠颠的接过施道正手里的拜师礼物,大家都是读书人相见也是客气很多。
施元终于见识到了古代拜师礼节的繁琐,拜师礼物也被称为束脩,礼物中最为贵重的也就是一条熏制半干的咸猪肉,剩下一些红豆、桂圆、大枣之类的也不算什么值钱,都是寓意鸿运当头、圆圆满满,早登桂榜的吉祥愿景。拜师礼仪就比较繁琐了,三拜九叩先拜孔圣人再拜恩师,磕头磕的施元有点晕晕乎乎。对于磕头施元是比较抗拒的,上世除了父母下葬施元就没跪下磕头过。特别是跪拜孔圣人的时候施元心中暗笑不已,上世的老施元那可是跟随大哥哥大姐姐们干过一些不能说的事情,那一拨的浪潮亲身亲历过,对于孔圣人的尊重也就没有那么虔诚,现在要对着孔圣画像跪来跪去,这就是报应吧。
跟施元一起入学的还有两个年纪相仿的两个小童,一个穿着讲究拖着两桶鼻涕的胖小子叫郑正明,还有一个略大一些瘦弱的刘东方。郑正明是郑家庄本村族内弟子,而刘东方则是几里外湾里刘家村的。
拜师礼毕,施道正告辞离开郑家庄回家,施元则留在学堂,开始了施元两世以来的正式的学堂生活。在上一世的老施元也上过学的,当然上过学,当时的时代是实施全民教育的好不好。但是,赶上那个年代那个上学吧也就那么回事,小学时候教师是个初中还没毕业的**子女,上初中了,开始了不用读书的时代,学生们闲的没事就会把教师们集中起来谈一次话,弄的教师们也是糊弄日子。所以上一世的学生时代施元根本就没什么深刻印象,更不用说学到多少文化知识了。
上世的遗憾这辈子来补上,施元暗自下定决心,即来之则安之,好好再活一辈子也不错,虽然上辈子活的很累,活的比狗强不了多少。这一世家境比之上一世的童年好了不知多少倍,也不用靠挖野菜补充食物的不足,还能经常的有鱼有肉。既然老天安排再从头来一次,那就好好珍惜之。
施道正,在送儿子去入学以后,进入自家厢房的祖先堂。反手关好门,打开供奉祖先牌位的柜子,柜子里有个暗格,暗格设计非常巧妙,先拉开暗藏在角落里的一根绳子,然后向上推起


相关章节: 第一章 忘记了格式化记忆第三章 红衣小少女第四章 小孩子玩小孩子的事第五章 会讲故事的好处第六章 农村赤脚医生手册第七章 青霉素第八章 施琅是我侄儿第九章 郑胖子会骑马第十章 郑洁探病第十一章 媒人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