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明末历史之共和天下 第二十章 科举第一试

第二十章 科举第一试


推荐阅读: 死亡入侵沈总每天都在被催债玄幻:我是气运大反派神隐三界那边的世界修之奇关于错位魔杀你行不行啊?快穿之炮灰上位史替嫁后成了残疾大佬的白月光万古第一佛清河君上迂腐王的剑

第二十章科举第一试
为了避开呱噪不休的吴孟达吴宪达这对活宝,郑正明让掌柜的给他们在后院单独收拾了两间房。三天闭门修炼,对于四兄弟各自水平提高不少。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这三天里四兄弟还抽时间去县衙礼房办理了报名互保。说起互保,是需要五名学子相互担保,或者由两名秀才中的廪生作担保。施元兄弟四人之外,傅山寻到了一位刚刚年满十岁的胖小子程康庄。这个程康庄矮胖身材与施元十岁前颇为相像,刘东方和郑正明一见之下直呼缘分。别看程康庄年龄不大,在他们武乡县可是颇有才名。按太祖所定祖制,凡科举必回籍,但是太祖已远,制度执行起来也就大打折扣,何况临县之间寄籍借考已经颇为常见,总归县试之外,府试院试都是在一起考,不再按照县域划分。
公元1624年大明天启四年二月十日申时四刻,南直隶的应天、苏州、松江、凤阳、泗州、淮安、扬州、滁州等六府二州俱地震,扬州府尤甚。扬州倒塌城垣三百八十余垛,城铺二十余处。应天墙垣摇动,屋脊梁柱俱各有声,城垣墙垛倒塌,高淳地震有声,屋宇倾、水泛溢,句容瓦坠屋覆。常州、镇江、扬州,声如巨雷,摇倒民房无数,压死多命。淮安府湖水翻房宇动。泰州墙垣摇动,江河皆啸。常熟墙屋俱摇,行者皆仆。东刹浮图亦摇倒其顶,城内外地面多裂。崇教兴国寺,塔顶斜倾。吴江、震泽、嘉定、江都、通州(今南通)、泰兴,吴淞所,常州府宜兴,俱震声如雷。松江府华亭、上海、南汇守御所、以沙堡、无锡、靖江,俱屋宇摇动,武进坏屋湖水皆飞。应天府、上元、江宁、六合、吴县、江阴、丹阳、金坛、丹徒、溧阳及江西,同日皆震。
二月十三日,蓟州、永平、山海关等地屡震,震坏城郭、庐舍无算。
二月三十日,京师滦州地震。坏庐舍无数,地裂涌水异物。乐亭旧铺庄,地裂涌黑水,高尺余。迁安声如巨雷,塌坏城垣民舍无数。卢龙震倒官民房舍甚多。京城内宫殿动摇有声,铜缸之水腾波震荡。
二月三十日,繁峙县也受到地震影响,人心惶恐,县试并未受到丝毫影响,第一场照常开考。知县李纯忠,县教谕吴正道监考。
一大早,傅山、刘东方、郑正明、施元、程康庄五人在县衙左侧的考场前聚齐。程康庄住在县城里的舅舅家,距离考场最近。从古至今凡是考试,要过的第一道关口就是安检搜身。仲春二月底,虽已有了一丝暖意,可是这一大早的春寒料峭中全身脱去衣衫接受搜身实在也不好受啊。守场的兵丁也是认真负责,衣服打开看看,考篮翻来覆去的搜搜,笔管瞧一瞧,砚台敲一敲,就是携带的午饭也要捅咕几下也才甘心。搜捡之下还真有夹带小炒被查出来的,被查出来的考生直接被拿下,送去县衙门前示众去了。施元身前排着一个约有五十岁的瘦干老头,被搜捡时冻得颤颤巍巍,兵丁见此也是恶趣味降临,直到老头所带午饭的白吉馍被切成拇指大小,才予以放行,把老头冻得鼻涕流了老长。
搜捡兵丁也是很有眼力的,见到施元他们这样神采丰秀穿着不凡之人则是很少难为,也许他们也是为了结个善缘吧。
搜身完毕,施元拿着号牌,自己寻找号棚,施元是玄字丁未号。县试考棚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八个字分成八个区,每个区又按六十甲子分六十个考棚,也就说县试一届只能接受四百八十名考生参加,施元一边走一边算。繁峙县这样的小县四百八的考生也差不多了,县教谕提前发下的报名表就是按照数量这个为标准。
寻到自己的考棚,施元又是一阵咋舌。一条长凳,简易的木板支起一个案面算作桌子,四周是草把子编成的围墙,本来墙上是抹着泥巴的,由于年头太长,泥巴脱落的差不多了,考棚原本是有顶子的,可现今只剩下一些横梁还在。这要是下点春雨,那可就全部玩完了。难怪出门时老爹给准备了一把硕大的雨伞,这是用在这里的啊。
县试第一场正试也叫正场,


相关章节: 第十五章 坚决不能卖酒第十六章 去赶个考第十七章 认识了一个名人第十八章 相见欢第十九章 结拜,拜了个是财神第二十一章 异人老道第二十二章 放榜了—案首第二十三章 为娘有喜了第二十四章 二十四孝加一孝第二十五章 共同会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