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带着农场下凡尘 381 引君入瓮

381 引君入瓮


推荐阅读: 仙陨非正常音乐家口出狂言张小黑的恋爱道路绝不会输奶宝被捡后,被全皇宫团宠了穿越历史:我竟成了万古第一暴君我的无限穿梭戒指天辰剑仙东京录未满的遗憾赤红之海全球虚拟:只有我能吞噬主角光环

只记得大魔导师会在长安求学五年,学的还只是《尚书》而不是全部的四书五经。
好在石仲魁有足够信心,自己在大周学到的知识,足以传授这年代的学子。
儒学真正传到寒门中,还得从隋朝开了科举之后。
两汉时,即便是豪门家中,都不一定有全套的经史子集。
往往都是某个家族出了个善于注解某一种经书的大儒后,便专注于研究这本书。
当然,这和学问的载体还是竹简有很大关系。
真正大规模推广纸张,还得到东汉汉和帝,也就是公元105年之后。
而此时王莽刚刚篡汉,新朝是公元8年到公元23年间存续,读书人使用的自然还是竹简。
甚至到了东汉末年,曹操也算是宦官后代,但他求学时带的还是竹简。
进了长安城后,石仲魁很快在城东寻到一处面积还算不错的宅子,花了两块马蹄银直接买了下来。
王莽篡汉朝局动荡,就连京城里,也有的是高官、家族被逼着辞官或者归乡。
石仲魁不求在皇宫附近找宅子,毕竟自己虽然是拿到了云班宝箓的神仙,但在地仙界的南詹部州人间界,却是个实实在在的外人、陌生人。
被权贵盯上自己不怕,却也是个麻烦。
甚至别看王莽篡汉,在世人眼里是个逆贼,但他此时却是人间帝王。
没那个神仙会傻乎乎的去搞死他。
好处没有,代价却大的很。
而且到了刘秀这一代,若是他那个当县令的爹没死还好说,但亲爹一死,他其实已经是平民了。
甚至在他9岁时,兄妹几人成了孤儿。
若不是叔父接去照看,能不能长大成人都难说。
而且刘秀的长兄刘演极其不靠谱,结交豪侠、肆意妄为。
说好听点是仗义疏财,说难听点,刘演就是个二流子。
刘邦再这么说也是个亭长,有官身在,他结交豪侠是有一定底气的。
同时结交豪侠的同时,刘邦更多的还是交好当地的官吏,可以说目的非常明确,活的更好,也打开自己的名气。
而刘演十几岁便出去胡混,最后也没混出的名堂。
好在有老祖宗刘邦的例子在,新朝末年,赤眉、绿林、铜马起义,大批地主豪强也趁机防抗新朝。
刘演和其他刘姓子弟自然不甘落后,趁势起兵。
可惜最后傻乎乎的被人骗去京城,一刀给砍了。
若是他成功那是第二个刘邦,可失败了,他就什么都不是。
------
石仲魁既然在等着刘秀进长安求学,当然得考虑到刘秀平民身份,在城东离城墙不远处买宅子来个守株待兔。
不过这期间,还得打响自己的名气。
把王不离招来,命他化身成中年仆役,石仲魁白天在宅子里,靠近大街一侧院墙的水榭里,弹琴吹笛。
偶尔也读一读《左转》《尚书》。
琴声很容易就能吸引住来往的行人,而且会弹琴在这年代,绝对属于高雅之人。
《仙木奇缘》
更别说石仲魁的琴,是天庭之物,那笛子也是个中品灵宝。
只是石仲魁晚上回家陪媳妇,自然不会很早就来到长安城。
上午吹笛子、下午弹琴,吸引住文人士子的同时,三五日后就有小商小贩,把摊位摆到石仲魁家附近的街道上了。
石仲魁经过这几天,也知道了此时是时间。
但让他意外的是,现在居然已经是新朝10年,大概是公元18年。
仔细算算,刘秀应该早已经进京读书4年多了。
想了想后,石仲魁明白与其自己去找,还不如把人吸引过来。
平日里除了弹琴吹笛外,闲下来便查看一番长安城内和城外,随手干掉那些个鬼魅、妖怪,赚点功德。
不知不觉便过了一个月。
大概是因为石仲魁始终没露面,好奇的豪强、官吏果然如石仲魁期待的一样,基本上也失去了耐心,连续七八天都没几个人上门求见。
至于那些个市井泼皮无赖,仅仅只是为了听曲子,也不会来找石仲魁的麻烦。
更不敢找他这种雅士的麻烦。
这一个多月里,听


相关章节: 376 聚势377 想要金箍棒,拿宝贝来换378 分宝379 主次有别380 下凡382 布局383 应对384 最合适的理由385 人心都是自私的386 代价可不小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