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又是春风轻轻吹 第七十六章 快快长大

第七十六章 快快长大


推荐阅读: 快穿宿主她又美又甜傅大佬的媳妇甜又野公主泅海记殿下请许我一世独宠花与树与少年坠落的曙光萌宝来袭:总裁爹地,宠上天情深入骨,傅少的独家宠溺末世超神觉醒钻石甜婚:国民男神缠上身爹地你别跑安盛夏左明天下

的板凳腿上,给她拴上一根布条子“驾驾驾”

唐若一手高高地举着,拽着缰绳一样的布条子,一手拿着根细细的小竹棍,不停地抽打着地面“驾”

时光呀时光,过得可真快,一眨眼,唐若都长这么大了,而奶奶,也永远地离开她了。

唐若就想。

鞋带的一字蝴蝶结法是奶奶教的;如何揉面及面一样的事物,是她教的;用瓦片烤食物、焙药;是她教的;让脚适应每一种路,也是她教的。

奶奶,真的教会自己好多好多东西呀

唐若一样样看过去。

磨钝了的锥子剪子、蒙了一层灰尘的桌子碗筷、已经用到褪色的塑料盆塑料筐、仍装有半瓶咸菜的罐头瓶子、豁了几根齿的梳子、木梳旁边奶奶结婚时带来几乎用了一辈子的镜子

每一样东西,唐若都有印象,每一样东西,都见证过她的成长,奶奶的衰老。

是啊

除了她,还有谁愿意记住在这间小小的老屋里,曾经住过一个老人呢

唐若走到最里面,伸手拉开一道门闩。

拉开门闩,恰好就是摆放唐若奶奶棺材那座堂屋的大院子。

唐若奶奶住的这间屋,其实是个偏房,自从老伴去世后,她就从堂屋搬进了这间小房子,而将堂屋与对面的偏房让给了三个儿子。

不。

应该说是分家,分给了儿子们。

唐若的三堂婶顾红娟在偏房门口看到了唐若,忙走过来“哟妹妹,没得事情,你跑到你奶奶的屋里做什么嘛”

唐若嘟囔道“我就进来看看”

“快出来,快出来,没什么好看的,别再进去了啊”三堂婶顾红娟拉着唐若的手,把她拉到了院子里,随手掩上了唐若打开的那扇房门。

顾红娟拉着唐若,把她领进偏房,伸手从案板上拿起一小块刚刚切好的塔糕“妹妹,你尝下这个糕看下,味道蛮好吃”

旁边另一位弯着腰正在切糕的他们老唐家的媳妇子也附声道“嗯蛮好,这一顶糕应该是在界首大桥底下那家卖糕的那里打的,比咱街上老菜市场那里那些做生意的女人卖的,要好吃。”

唐若接过来,撕去边上粘着的红纸,抠掉那些红色的颜料,咬了一口,朝顾红娟点点头“婶婶,是蛮好吃,蛮软,蛮甜”

“吃吧,吃完再拿。”

这个糕,现在不冷不热的,正好切。

如果今天不切,放到明天的话,等它硬下来,那刀可就切不动了,而只能改用锯子锯了。

顾红娟取过一块切成片的塔糕,装进一只塑料袋中,同这片糕一起装入袋中的,还有瓜子、糖块、旺旺饼等各色茶点。

这些,大部分都是唐若的姑姑唐余芳买来的,光买这些茶点,她也得花掉很可观的一笔钱。

顾红娟将装好东西的袋子,一只只扎好,扔进靠墙的大箩筐里,等吃晚饭的时候,按人头分给那些前来坐席的客人。

除此之外,另有一个大箩筐,也是装着一包包的茶点,但是,那一箩筐里没有装塔糕。

那一箩筐是晚上散给前来吃“闹山茶”的人们的。如果家庭条件好的,又或好面子人家,还会在发“闹山茶”的时候,对来看热闹的吃茶群众,随机发派面额一至十元分别不等的红包。

唐若此时无事,也扯着袋子跟三堂婶顾红娟一起装东西,她东抓一把瓜子,西抓两块饼干,装袋,打包,一袋完成,扔进箩筐。

这些都是耳渲目染,经常见到的一些本地习俗,慢慢地就会变成唐若人生经验中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总有一天,也会有一些同她今日一样年轻的后辈姑娘们,蹲在她的面前,对她叫着姑姑或者奶奶,事事听从她的吩咐。

又或者说。

这也是一种乡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这些习俗,总归还是要在时代的浪潮中去迎接考验,等待着在自然规律的检验下,理所当然地留其精华,去其糟粕。

顾红娟手上做事,嘴上却没闲着,她凑到唐若身边,笑着问唐若“妹妹,听说你奶奶有不少银元,她有没有


相关章节: 第七十一章:唐若第七十二章 唐若打水第七十三章:唐若第七十四章 还得是唐若第七十五章:唐若第七十七章:唐若第七十八章 今夜无眠第七十九章:唐敏第八十章 出殡的早晨第八十一章:唐若

也许你还喜欢: 春风轻轻吹着春风轻轻的吹着像什么春天什么春风什么吹着春风轻轻吹儿歌春风轻轻的吹着错别字春风轻轻吹着是什么歌春风轻轻吹过粤语歌又是春风轻轻吹 小说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儿童歌曲春风轻轻吹秋风秋风轻轻吹春风轻轻的吹,吹红了什么春风轻轻的吹还是呼呼的吹什么春风什么吹遍什么大地春风轻轻吹动我的心春风怎么吹春风轻轻吹女粤语歌春风轻轻的吹,吹来了小晚风轻轻吹吹动我心扉春风轻轻吹,吹绿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