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相爱2000天 第十五章下地坑院

第十五章下地坑院


推荐阅读: 炮灰女配打工日常大明侠客令想要成为英雄:从被皇帝附身开始昨日,今日,明天这个主角明明很强却过分沙雕快穿之反派大佬要反攻略我宝贝你很难搞哦网游之独领天下孤魂人星空之岸扶龙之臣明末锦衣在大唐

沿着当年王莽追击刘秀的方向前行,我们来到了有名的“刘秀跳”。
一块石碑矗立着,详细记载了“刘秀跳”的经过:
“刘秀跳”指面前两峰之中,凌空跨过之深峡。
传说王莽追杀刘秀于此,刘秀孤身只影,穷途末路,情急之下,纵身跃过此峡,而王莽人多势众,却无人能跳过。
刘秀这一跳,摆脱困境,绝处逢生,成就了汉朝的汉光武帝。
后人叹曰:一个人的成败得失,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只要敢于一跳,没有过不去的坎。
赵霞仔细的看着碑文,不知道在想什么。应该也是在感慨人生需要放手一搏吧!
读罢碑文,果见两座山峰如刀劈斧凿,相对而立,好像真的只是一步之遥。
探头俯瞰,脚下绝壁悬垂,万丈幽谷深不见底,崖壁杂草丛生,凉森森的阴气自谷底攀岩而上,连望一眼都心惊胆颤,刘秀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可见一斑。
三人继续前行。
这时,才猛然发现,一不小心,来到了仙界。
张南站在琼台玉阁之上,雾在脚下、在对面的山间激荡。
云雾翻滚,波涛汹涌,好似茫茫的大海,而那些露出的山头,则像海中的大大小小的岛屿。
不知是到了蓬莱仙境?还是天上人间!
转过一个弯,来到著名的景点:琴台。
据说是俞伯牙当年弹奏《高山流水》的地方。
人生天地间,恩德相结,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谓之知心;同气相求,乃谓之知音。
楚国俞伯牙学琴,三年不成,于是,他千里迢迢来到这太行山之巅鼓琴。
静心聆听的王莽岭樵夫钟子期,不禁发出“峨峨若泰山、泱泱若江河”的感慨。
至此,成就了旷世名曲《高山流水》。
如今,琴台犹在,而古人不见。
赵霞驻足琴台,凭栏而望,表情沉静,是在追忆俞伯?还是在凭吊子期?
山里气候多变,小雨说来就来。
长时间走路,也困了,就到景区餐厅吃饭。
没到饭点,餐厅显的空旷寂静,点了一盘干锅山菌汤,地皮菜炒土鸡蛋、农家木耳小炒肉、杏仁野菜、蒜香灰灰菜。
赵霞边吃边介绍着每个菜的特色和地道做法,真可谓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
张南呢?吃还行。
具体到每道菜哪好哪坏一概不知。
可是在赵霞的指点下去尝去品,茅塞顿开,受益匪浅,越觉得中华美食蕴含着醇厚的文化底蕴。
吃饱喝足,从餐厅出来,小雨还是丝毫没有要停的意思。
于是三人决定下山,前往陕州。
河南人到太行山,叫上山;反之,叫下山。
民间俗称南下、北上。
……
在导航的指引下,全程高速,历经三百多公里,来到陕州。
住在陕州的酒店里,董霞感慨:“每天围着工地转,几年也走不出太行山。”
“今天出来工地,才登王莽岭,又下地坑院。”
赵霞笑着回应董霞说道:“工地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第二天早上,在酒店吃完自助餐,三人到了陕州地坑院景区。
“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看了景区介绍,我才知道在这黄土高坡上,独具特色的地坑院落,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
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六七米深,形成一个长坑,然后在坑的四璧挖几个圆拱形的窑洞,将其中一个洞凿成斜坡通向地面,就是出入口。
张南最迷惑不解的地方就是,它是怎么排水的呢?
黄土地常年缺水,在地坑院子中间挖一口渗井,在渗井的底部铺一层炉渣用作过滤。
下雨之后,雨水就会进入渗井,过滤以后的水可以用来洗衣服和喂牲口。
了解了排水的原理,张南惊叹老祖宗的智慧果然是无穷尽的。
坑院是建筑史上一种逆向思维的产物,它利用自然地形下沉式挖掘,建筑与大地融为一体,在地面上几乎看不到形迹。
坑院常年恒温,冬暖夏凉。站在院内望天空,天似穹窿,你就可以体验


相关章节: 第十章广告策划第十一章梦中情人第十二章梦回古寨第十三章赵氏孤儿第十四章登王莽岭第十六章执子之手第十七章无能为力第十八章牛郎织女第十九章不离不弃第二十章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