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书生相国 序章

序章


推荐阅读: 都市富二代的反派之路快穿之带上金手指吃瓜超维重生初恋的结局未必美好异能:我能支取天赋古神记诸天剑行剑无铭他向黑暗中走去快穿之好妈妈上岗证农女有灵泉:捡的相公是暴戾摄政王

“真是可惜了,若非狱中小吏的非人折磨,这家人也不至于此啊!”唐国刑部侍郎郑启君一身青衣常服,远远地看着离开京城唐都的君家一行人。
天御历1125年,唐国最大的案子就是科场舞弊案。在查案过程中,不知是何人举报,君家老二君长明被指贩卖舞弊道具,下面的小吏将其缉拿,以为能够用刑逼迫君长明说出科场舞弊的部分“真相”,以此来换取长官的信任和赏金,因而没有向负责此案的郑大人报告。君长明本就没有牵扯其中,如何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这些小吏眼见可能是大功一件,竟然活活用刑把人逼死。死了人,事情也就大了,郑大人亲自下场,从官面上给了君家一个公道。
君家,自老家主君成风开始经商,户籍上始终处于商籍。君家第二代有二男一女,老大君长空,老二君长明,老三君雨嫣。君雨嫣和一个叫杨养公的翰林院待诏成婚,二人夫妻和睦。结婚十多年,杨养公已经是户部员外郎了,早就可以帮助君家脱离商籍,毕竟唐国士农工商四个户籍,商籍最贱。可是家主君成风始终不愿意,认为自己本就是在经商,何必脱籍,到时万一有一个风吹草动,被查到私自脱籍,可就是大问题了。杨养公劝过了多次,也就没有再管过了。君家第三代就只有君长明的长子君楷一人,可谓一个人丁单薄的家族。
郑大人知道君家是被自己手下的人污蔑的,也知道君家有杨养公的关系,大家都在官场上混的,不看僧面看佛面,肯定是要有一点补偿的。但郑启君号称青天,本身生活也不富裕,见君家还是商籍,又是一直经商,幸而君家从第二代开始,有了两支,就私下面圣,请下旨为君家老二这一脉脱籍,自己也会严令这一脉不得从商。唐国国君知道郑启君的脾气,也就同意了。
可是君家为了救出君长明,已经搭进去了不少家财人脉,仍不得成功。家主君成风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心灰意冷之下,家中也无余钱,被迫返回祖籍山阴。
九岁的君楷原本无忧无虑,但经此事变,确是成熟不少。
出了京城已经十多里地了,君成风下令车队停下,他看着自己打拼半生的京城,听着风吹过林梢,听着车队中马儿不时打出的响鼻,远处青山幽幽,一时老泪纵横。
“我君家,究竟如何能不受这等冤屈!”老家主情知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但丧子于狱中,总归是心灰意冷的。
“少爷,少爷!”仅存的几个家丁突然惊慌失措。
君长空快速来到君楷身边,看着昏迷的君楷,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难道天要亡我君家?
老家主身子晃了晃,蓦的摔倒在地,晕了过去。
君长空内心一片悲凉,但是现在也只能他站出来。京城是不能回的,刚刚出京,如何能够再回去?再说钱也不够了,只得继续往前。
他记得前面有一座寺庙,可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去了,也不知道寺庙还在不在,但现在,父亲和侄子都倒下了,就算是个破庙也要去。
他想的没错,这个寺庙确实是残破了。牌匾上依稀能看见空明寺这三个字,到处是青苔,偶尔还能看见几只兔子,还好房子能勉强住人,还有几个老僧没有离开。在那几个老僧的招呼下,君家一行人暂时在寺院里呆了下来。
月隐,星落,蝉鸣,院破,秋风起。
老家族悠悠转醒,看着眼前这一幕,呆呆的看了一夜,原本还有些黑发的他,第二天已经尽是白头了。
曾几何时,君家在京城有个两亩地的院子,每天虽然不能说是车水马龙,但也是人来人往的,院落的装潢虽然不是富丽堂皇,看上去也是有钱人家,老家主甚至在后院起了一座假山。可是现在,君家一行人只能住在这样一个残破的小庙里,个中滋味也只有亲身体会过才懂。
一位老僧给君楷把过了脉,见脉象平稳,就告知君长空说:“小施主没有什么大碍,就只是睡过去了而已。想来是这些天家中有变故,没好好睡的缘故吧。”说完就开了一些安神的药。
“多谢大师


相关章节: 序章第一章 未来的路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