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二百二十章:天子门生

第二百二十章:天子门生


推荐阅读: 夫人她绑定投资系统,赚翻啦!因从心来教育改造家留声点点心想事成,望如所愿清风拂过,满心欢喜荒古仙宫历史:影帝穿越成皇帝凰灰家有狐仙文娱1988隐秘超人

听到喜峰口三字。
朱棣显然对此再熟悉不过了。
他死死地盯着纪纲,顿时就明白了纪纲的意思。
这喜峰口乃连接辽东、漠南和关内的必经之路。
从喜峰口出关,便是兀良哈三部,即俗称的朵颜三卫,以及鞑靼部的交界处了。
朱棣的眼里掠过了冷意,他凝视着纪纲,森然道:“怎么,你已与鞑子们联络了?”
纪纲战战兢兢的样子,道:“陛下将臣弃之如敝屣,罪臣岂不可为自己打算?”
朱棣笑得更冷,道:“好一个为自己打算,看来倒是朕做错了。你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已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你竟还有脸和朕说什么朕弃你如敝屣?”
居高临下地看着这狼狈的纪纲,朱棣转而又道:“这样说来,你是早有准备。在喜峰口,接应你的人,又是谁?”
纪纲道:“兀良哈……”
朱棣抿了抿唇,才道:“你收买了他们?”
纪纲道:“他们毕竟是鞑子,当初虽效劳于陛下,却不是长久之计,这兀良哈部,早和鞑靼部有密切的联络,卑下……手中握有他们彼此勾结的证据……”
所谓的兀良哈部,其实就是朵颜三卫。
这倒是和张安世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有重合,其实这事倒是怪朱棣。
太祖高皇帝在的时候,宁王朱权的宁王卫,以及开平卫,驻守在漠南以及喜峰口之外的辽东一带。
可到了朱棣当了皇帝之后,却将原设在多伦的开平卫和设在宁城的大宁卫都迁入内地,由于兀良哈三卫的骑兵在”靖难之役“中为朱棣夺得皇位立了功,朱棣便把大宁及附近的朵颜、福余、泰宁三卫,给了兀良哈,在历史上称作“封赏畀地”。
只是这兀良哈三卫虽然臣服明朝,实际上是时叛时服,经常破关骚扰,有时勾结北元共同入犯内地。
兀良哈三卫的首领,竟还和鞑靼的部族首领结为儿女亲家。
原本这些事,理应奏报的。因为漠南的事务,一向都是锦衣卫向朱棣禀奏。
可现在看来,朱棣依旧对朵颜部为首的三部保持着信任,显然是因为纪纲将这些事统统压了下来。
如此一来,便给了兀良哈三卫首鼠两端的空间。
一方面,他们以鞑子的身份,可以和鞑靼部密切接触,亲密无间。
另一方面,却又转过身,可以随时向朱棣邀功请赏,得大明的互市便利。
喜峰口一带,就是兀良哈与内地重要的互市之处,经由此处,出入漠南和大明内地之间,畅通无阻。
朱棣此时已气得气血翻涌,他算是彻底地服了,天知道这纪纲,到底还瞒着他多少事!
“兀良哈与尔勾结?”朱棣道:“是因为你早就知道他们与鞑靼部亲密无间,是吗?”
纪纲道:“是。”
朱棣瞪视着纪纲,道:“为何不报?”
纪纲抬头,深深看了朱棣一眼,才道:“当初从漠南撤下宁王卫还有开平卫的时候,是罪臣的建言。罪臣曾劝陛下,这些人都是宁王的旧部,宁王在漠南的威信极大,陛下不但要将宁王移至南昌府就藩,便是这些宁王卫和开平卫的人马,也需撤回内地。”
“于是陛下便撤下了宁王和开平二卫,将原有的驻防地,赐给了当初靖难立功的兀良哈部。此后,兀良哈部的实力不断地增长,便也开始骄横起来,甚至开始与鞑靼部勾结,臣当时所考虑的是,若是奏报上来,陛下一定勃然大怒,认为这是罪臣的过失,所以此事,便被暂时压下。”
纪纲顿了顿,接着道:“当然,虽然将事情压了下来。可罪臣却也借此机会,与兀良哈部的人接触,要挟他们,罪臣已得知此事,他们若还想继续互市,得到陛下的封赏,便需讨好罪臣。”
“这兀良哈人首鼠两端,虽是骄横,却也不肯放弃陛下对他们的封赏和互市,自然而然也就隔三差五,向臣送礼。”纪纲道:“渐渐的,彼此也就熟络起来,他们希望借重罪臣在京城的关系,而罪臣,也觉得迟早可以利用。”
朱棣站了起来,背着手,眼眸里的幽深似在翻涌,口里道:“你暗中


相关章节: 第二百一十五章:陛下大喜第二百一十六章:加官进爵第二百一十七章:皇孙,快出来看热闹第二百一十八章:原形毕露第二百一十九章:朕光明正大第二百二十一章:天大的秘密第二百二十二章:洞房花烛杀人夜第二百二十三章:斩草除根第二百二十四章:真相毕露第二百二十五章:尽诛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