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北宋钜子 第152章 元祐三年

第152章 元祐三年


推荐阅读: 我比同阶强亿倍星河之间我竟是异能石持有者?天命之门灵山之南星海黑旗我的异界修仙生活猫王CatKing开局奴隶,翻身后我驰骋星际掠夺诸天从我的微信连三界开始和吃鸡队友的那些事儿三公子传

三个月的幽禁生活还是很惬意的,亲人,朋友,团聚在大观园里,没有阴谋,没有战火,只有快活。
简川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样的放松了,他也需要沉淀,需要思考,需要规划以后的道路。
如是,当年终走出大观园时,简川似乎经历了一场蜕变,谦和,温润,取代了铁血和肃杀,再次回到了他的身上,这个状态的简川,无疑是令人如沐春风的。
他的幽禁三月之期未满,还差十几天,但今日乃元祐三年最后一次大朝会,太皇太后的懿旨下达,要求简川参加,便也宣告了简川幽禁期的提前结束。
蓝缎五爪蟒袍,在朝堂上独树一帜,宣示着简川唯一异姓王的崇高身份。
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如今之简川,位列群臣之首,只因司马光三老乃简川恩师,故次之。
群臣轮番出列,进行年终总结。简川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却是一字不落的全部听进了心里。
实话讲,简川还是很欣慰的,朝堂上虽争斗不休,但在各自的职属范围内,大多还是尽心用力的,也颇有能为,故而这两年虽然战争频发,军备支出比之往年倍增,然,南方的水稻一赖天时,二有简川改良之法,两相结合,相得益彰,一年两季,收获满满,再有丝绸之路重开,商税激增,永乐城简直就是个摇钱树,哗哗哗的往朝廷送银子。
是以,在大家伙同心协力的努力下,在这元祐三年年末,国库终于有了点盈余,不用拆东墙补西墙的过年了。
若论第一功臣,非简川莫属,然,上至太后皇帝,下至朝堂百官,没一个人提,甚至,至今为止,针对简川和燕云军的封赏都没有下来,这么黑不提白不提的,似乎想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说不在意是不可能的,但简川也清楚朝廷的为难,毕竟,他这个永川王已经打破了大宋数十年的旧规,再行封赏便只有加封太尉了,可如今简川才二十四岁,历史上,哪有这么年轻的太尉。
故,只能拖着,别无他法,简川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其实也无所谓,如今简川位极人臣,永川王大名家喻户晓,威震四海,该有的他全有了,所以忍的并不艰难。
如是,一番歌功颂德之后,今日大朝会的正题来了,这正题,也是丈母娘提前结束他幽禁的根本用意。
年近八十的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上前一步,启奏曰:“年后,陛下年已十五,当效仿周文王提前行冠礼,而后亲政。”
显然,大家伙都知道这才是今日的正题,所以皆不意外。
继而便是站队了,共有三派,一派乃以文彦博、吕公著等为首的保皇派,一派乃以司马光范纯仁为首的太皇太后拥护者,另外一派,则是也简川为首的中间派了,自然,也是今日的决定性力量,简川站在谁身后,谁就能赢。
丈母娘今日结束了简川的幽禁,其用意在大多数人看来昭然若揭,然在简川看来却不尽然,眼下这境况,丈母娘已然没有垂帘听政的必要,而经过苏茶儿口述,简川知道丈母娘也有了退居幕后的打算,但她拿不下主意,所以放简川出来,其真实用意是想听听简川的意见。
那么,简川的意见是什么呢。深吸口气,简川终于开口:“文王行冠,乃商纣残暴天下大势所趋,而今四海升平,应以求稳,故臣以为,当以维持现状为上上之策。”
”臣附议。“
“臣附议。”
于是乎,局势立刻从分庭抗礼变成了一边倒,大势已成。
小皇帝隐有怒容,看向简川的目光有些冰冷,这目光被简川看到了,却也只能无奈叹息,他说的,也正是他所想,如今之大宋,缺的便是一个安稳的过渡期,而这个过渡期显然交由丈母娘来执政更为稳妥。
在简川看来,小皇帝确实雄才大略,有一代明君之像,然毕竟年纪还小,心浮气躁还是有些的,若他亲证,肯定隐忍不住,万一出现疏漏,这几年的成果很可能付之一炬。
所以,简川此言,完完全全皆是公心。而在百官看来,则自动将之当成了后党,于是乎,在如此悬


相关章节: 第147章 琅琊张氏第148章 入京密谈第149章 战争史册第150章 天降奇兵第151章 偷梁换柱第153章 萌生退意第154章 天灾将至第155章 拖延第156章 大祸酿成第157章 磨刀石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