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之九原虓虎 第542章:孔子

第542章:孔子


推荐阅读: 老婆大人有点拽火舞狂姬:废材逆天嫡女第一弃少重生之苍莽人生人间苦天赋太多怎么办修罗神帝快穿:男神,有点燃!逍遥游者我在万界送外卖叶晨轻平人间与你的校园生活

不过黄承彦怎么去西域了?而且黄承彦的夫人是蔡讽的女儿,并不是什么西域女子啊?

吕布现在也只是推断出了个大概,具体是什么情况,这个还得问黄月英或是黄承彦。

光靠凭空推测,就是吕布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吕布便委婉的询问起了黄月英的身世,黄月英也没瞒着吕布,反正以后都是一家人了,这些事吕布迟早都会知道。

故此黄月英大方的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对吕布原原本本的讲述了一遍,这才算是解开了吕布心中的谜团。

事情的起源得追溯到黄承彦年轻的时候,别看黄承彦这老头现已临近风烛残年,但他在年轻的时候也是个仗剑走天涯的游侠。

黄承彦是儒家弟子这没错,但汉代的儒生和士族都是佩剑的,受孔夫子的影响,汉代的儒生和士族大多都有一个“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梦想。

这个流派的集大成者,便是王守仁。

此人不光能讲经,还能带兵平叛,甚至打仗打的比将军都好,可以说是个样样精通的大能级人物。

至于孔子,可不要被他老人家的外表可蒙骗了,他老人家可不只会讲学。

这事得先从他老人家的遗传基因上说起,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文武双全、骁勇善战,与鲁国名将狄虒弥、孟氏家臣秦堇父合称“鲁国三虎将”。

据说叔梁纥的身高在2米4以上,往那一站跟个小山一样,作战时身先士卒、勇猛非常。

在偪阳之战中,叔梁纥用手举着城门,为自家的士兵争取到宝贵的撤退时间,此举跟紫面天王“力拖千斤闸”有些相似。

而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换算过来,孔子虽然不到两米,但怎么也有195;另一种说法就是孔子身高2.2米,二者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但不管是那种,反正孔子是个大高个就对了。

据说孔子跟他父亲一样,也是能徒手举城门的奇男子。

关于孔子的武艺,各类史书中都略有记载。

《列子说符篇》记载:“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

《淮南子主术训》记载:“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弘,勇过于孟贲,足蹑与郊菟,力招城关,能亦多矣。”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句话再次将会武功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那个征伐不断的年代,懂武艺是一个必备的生存技能,要不然孔夫子如何周游列国讲学?

作为儒学流派的创始人,像射、御这类的技艺,孔子不但要修习,甚至还要达到精通的程度。

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凡是来找孔子拜师的,一般孔子都会将其收为弟子,故此孔子座下三千弟子可谓是三教九流,没有两下子,如何能镇得住场子?

子路便是个争强好斗之人,他手下有一帮小老弟,想要教育这样的人,肯定不能以言语开导之,那孔子的教育方法便不难猜了。

没准子路跟孔子过招,三两下便被孔子放倒在地,直接就被孔子给打服了。

至于有关孔子的记载中为何没有多少孔子与人交手的经历,其原因有二:首先孔子有子路这个暴脾气的弟子打前阵,一般人都打不过子路,孔子自然无需出手;

其次便是儒家以“仁爱”为本,作为儒家的创始人,他老人家总不能经常拎着刀跟人对砍吧?这与儒家的教育理念不符。

孔子的弟子冉有曾经为季氏带兵打仗,并大胜而归。

季氏问冉有是跟谁学的打仗,冉有的回答则是“学之于孔子”。

《礼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这段话将孔子的暴脾气诠释的淋漓尽致。

《礼记·檀弓上》记载: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简单翻译一下:

子夏问孔子:“如面对父母生死仇敌,我该怎么办?”

孔子


相关章节: 第537章 同塌而眠,致命诱惑第538章:蔡钰第539章 英雄救美,蒙面女子第540章:黄月英第541章 良缘终成,西域之问第543章 身世来历,上门提亲第544章:黄承彦第545章 兵出子午,魏延马谡第546章:马谡第547章 马良认主,话痨马谡

也许你还喜欢: 三国之九原虓虎三国之九原虓虎 新书三国之九原虓虎123三国之九原虓虎txt棉花糖三国之九原虓虎吕布三国之九原虓虎笔趣阁三国之九原虓虎txt下载三国之九原虓虎 小说三国之九原虓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