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春晖 第六十一章 六月十九

第六十一章 六月十九


推荐阅读: 暗灭记侠客录猎魔人之名阿祈罗穿书:女配男二HE了彼岸是忘川天命铭生生劫之狐仙寻宝穿成反派的炮灰原配后摆烂了次元:我有一本世界书我只是有亿点强我杀遍整个KPL

切苦难,听一切世界声音,没有一点厌倦,不辞奔波,毫无怨言,就连他的眼泪也化成了21度母,一起度生,慈悲智慧不可思议。若有一众生没有成佛,观音菩萨则依从誓言,决然不会成佛。在无量劫后,阿弥陀佛灭度,西方国土正法无人护持,观音菩萨就会在当日下半夜成佛,名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运持西方极乐世界正法。
另一方面,观世音菩萨本觉妙心,与如来佛同一慈力,又下化众生,与一切众生,同一悲仰,自己身同众生,帮助释迦牟尼佛弘法,又帮助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说法,为一切众生说法,大雄愿力无边无量。观世音菩萨一生都在为众生奉献自己,所以至今最被崇拜。
释迦牟尼佛曾多次演说观世音菩萨与娑婆世界的因缘
最直接的是佛在《地藏经》中这样告诉观世音菩萨:你与娑婆世界有一大因缘,所有的天龙、鬼神乃至六道中的苦难众生,若能闻你名号,或见你形像,或敬仰赞叹你,这些众生必生於无上道,且必获不转退心,常生人道或天界,享受安乐,等到因缘成熟时,会遇佛授记,他日必将成佛的。(具体见《地藏菩萨本愿经》)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观音菩萨的信仰千百年来早已广泛流传。她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体现。慈悲即观音,在中国妇孺皆知,深入人心。
观世音菩萨象征泛在的真理,无形而无所不在,有“人类的仁慈保护者”之称。
智、悲、行、愿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标征,这就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
中国四大菩萨信仰之盛形成了四大名山道埸。文殊表智慧、观音表慈悲、普贤表行践、地藏表愿力,大乘佛教理念人格化凝聚在四大菩萨之中,使至理成为有血有肉的形象事迹;在智、悲、行、愿之中,观世音菩萨是慈悲的代表。
大慈与人乐,大悲拔人苦,观音菩萨在现实娑婆世界救苦救难的品格,使其成为慈悲的化身。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自然界的灾变与人间社会祸难不可能消除的情况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渡人舟”的观世音菩萨就是人们永远的信仰和求助的希冀。
我几经生死,都是无路可走。最后还是心中的明灯让我走出无边的黑暗。当然,我也是罪业深重的凡夫。所以我还在徘徊于生死的苦海,甚至怀疑世间的真实与虚妄。
无名烦恼,一念未灭一念又生。无穷的困惑啊,何时才是尽头?妈妈也是要吃素斋戒沐浴的,恭恭敬敬的祈求佛菩萨的保佑。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的孱弱,还只顾及子女的安危幸福。
只有母亲,才会不顾自己的去关心爱护子女的。
记得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执着的青年一直都不知道观世音菩萨是什么样的相貌。
就四处的找人询问。
可惜的是,很多人都只是听过菩萨的传说。几乎没有人知道谁才是观世音菩萨。直到这位年轻人遇到一位已经悟道的大德高僧,才解开了迷茫的心。
那位禅师告诉孩子,你只管回家去。遇到一个将鞋子穿倒穿反了的,就是你要找的菩萨啦!
年轻人将信将疑的回去,一路走来都没有遇到一个穿鞋子穿反了的人。懊丧的回到家,推开门……谁知年迈的老母亲听得儿子回来的动静,就忙不迭的将鞋子穿倒了出来见久违的骨肉。儿子一下子愣了,一下子也觉悟了。后来就安安心心的在家侍奉老母亲,像恭恭敬敬的对待佛菩萨一样承欢膝下,尽一份孝道。
这则故事,已经是禅宗的一个公案。打机锋的禅师都喜欢以此将慈悲的菩萨是如何度化众生的。同时,也可见母爱的伟大,就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佛菩萨一样世世代代被传诵。
一切佛菩萨不离人间,不离六道轮回的任何一道。
观世音菩萨的踪迹,你不一定要到寺庙中求,不一定要到南海去找,说不定你在街上遇到一个最穷苦、最可怜的人,那个就是,只是你有眼无珠,不认识而已;如果此时你行一些慈悲,做一点


相关章节: 第五十六章 快速作文第五十七章 纯真年代第五十八章 阴魂不散第五十九章 夏日情韵第六十章 相约九八第六十二章 双重性格第六十四章 沉默是金第六十五章 上善若水第六十六章 相由心生第六十七章 强身健体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