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风吹林雾 第1节 搬迁的生活

第1节 搬迁的生活


推荐阅读: 每天当三分钟神明漫威:我带着游戏和修改器星尘仙旅林安钰的悠闲现代生活大唐镇魔刀真实灵异事件实录合集多金多才东辰神帝末世:无限进化只此一剑觅古寻今黑牙传

我出生在华东平原地区,在很小的时候,由于父母工作调动原因,忙不过来照看我和姐姐,我跟了远方的奶奶和爷爷生活,比我大两岁半的姐姐留在了当地姥姥家。
记得离开平原那一年刚好满五岁,九十年代大部分地区的天气到入秋后是很冷的,特别是农历十月的天气说变就变。一大早亲妈就不让睡懒觉就哄骗我去镇上吃冰糖葫芦。到了镇上的一个车站里,确实给买了几根冰糖葫芦,那时童年的小脑袋怎么也没想通老妈为什么抱着我上了一辆长途班车。
在车内娘俩找了个坐位,车内还有个漂亮的售票员阿姨检查好老妈买的车票之后,窗外面就下起零星碎风雪,杨树和梧桐叶子都枯黄散落在地面上,形成了残枝败叶景象在等待车站保洁员打扫。在车内那段时间的童年剪影也记不太清了,只知道妈妈说爷爷家有二千里之遥。之后班车也到过路上高速公路的服务区,我也吃了些饭,不知在怎么时候迷迷糊糊的就睡着了。
好像是第二天中午吧,车子终于到了一个小县城,乘客们都下了车,说是到站了。我下了车用童年的眼光环视周围的景色,当然,不是看车站内外的建筑物,而被四面八方的大山吸引住了,看着那高峻横岭的山石,真博童年的眼球。
当时记得老妈说的一句特别难忘的话,惠峰,这里可是你的故乡,待会爷爷会来接咱们回家。
那个年代电话,县城基本上都是用公用电话的那种,老妈走到车站门口一家小商店,提起话筒给爷爷村庄那边联系,那头接电话的说自己是村长。
大山村庄里的电话是一个村只有一台,在外面的务工人员都是把电话打到村委的,然后村长了解来电情况后,再去通知其家里人。当时村长听到电话里有人叫爷爷的名子就让稍等,他马上通知让爷爷车站接我们。就这样我和老妈在侯车厅等待爷爷到来。
也不知过多久,估计是下午了吧,侯车厅门口出现一位皮肤黑黑的老汉,紧跟着老汉后面也走进来了一帮子人,后来才知道,这帮人是村长找的村子里的年轻人,护送村民出入大山的。那个年代,山里的猛兽比较多,山民出村都是一群一群的,这样子能让猛兽知难而退。
我妈站起来笑盈盈地见老汉叫爸爸,然后对我说:“快叫爷爷。”由于第一次见到爷爷,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平时爸爸经常说爷爷用猎枪打野兽多么厉害,久而久之就成了我心里的偶像,所以见到他老人家真人后,心慌动得像跳起来,小嘴巴儿一急,叫成了奶奶,引得旁边的叔叔伯伯们哄堂大笑。
被爷爷抱着又亲脸蛋又摸头的,惹得我好烦,感觉爷爷的胡子是柏叶针长的,心里充满无奈,但又推不开他。进山的路很陡坡,羊间小道的路,而且还是一路向上,还好我是趴在爷爷背上,脚不沾路就累不着。冬日的山里景色还是很好,比平原强多了,虽然冬天了,但大多树叶也是郁绿的。
大伙儿也不知在爷爷肩背上趴着的那个小童在看怎么和在想怎么,他们一大群一直都有说有笑的赶路,在山林间穿梭到晚上,才来到落座在半山腰上的爷爷生活的村庄。
爷爷家房屋是用土和石头墙筑建的,虽然是晚上,一看就知道是典型的山区老建筑样式,堂屋外有成年人高的院墙围着,院墙靠左建了一个院门,有些地区的人把这个门叫院外大门,而我们本地人称作为过道院门。因为这个门它不是堂屋大门,才让那个年代的设计者叫作为过道院门。院外门口有棵大榆树,猫头鹰在树上建了巢,见到我们到来,时不时在上边传来叫声。
首先出门迎接当然是奶奶,哪有奶奶见到自家孙子不激动的。那时候村庄还没有用电,一到晚上,只有古老的洋油灯来代替照明。由于灯光过于弱暗,直到吃饭时,奶奶还把我搂在怀里,这让我根本看不太清楚她老人家的面容。
直到第二天,太阳升起来之后,才知道妈妈由于工作紧急原因,没打招呼已经走了,我呢,那时候也傻乎乎的萌呆,也没哭闹追要妈妈,直接接受


相关章节: 第1节 搬迁的生活第2节 特殊的秋季第3节 夜谈第4节 大风多的季节第6节 午后的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