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唐小纨绔 第258章 难民的去向

第258章 难民的去向


推荐阅读: 网游之我的冷却快亿点离婚后,我神医身份瞒不住了无心成侠我大概是世界最强吧看咩的小故事仙子莲这个太子我见过六月镇北花开正好凤鸣万元那一抹月光是柔情的伤末世:守护大展宏图

隋文帝杨坚这一番话,可真说到了三贤王杨俊的心里。
见过皇帝愤怒,见过皇帝哀愁,这还是第一次见到皇帝吃醋。
各朝各代的皇帝们为了巩固皇权,大肆宣传‘君权神授’的思想。
现在倒好,杨坚在万千百姓的眼里依旧是‘君’,可杨聪却被认为是‘神’的转世......
难不成杨聪要压皇帝一头?
对于袁天罡这则妙计,杨俊才是真正崇拜的五体投地。
不愧是黄冠阁公认的第一才子,有了袁先生的辅佐,皇位无忧,天下无忧啊!
独孤皇后也是发觉了皇帝心态的变化,安抚道:“陛下,那些只是市井之徒的追捧罢了,杨聪所做之事,是利于社稷之事!本宫认为应该奖罚分明!”
杨坚的戾气被皇后给暂时安抚下去,皇帝也知道,贸然动了杨聪,那是师出无名。
何况杨聪现在在大兴城中呼声这么高,若是给与惩罚,会令广大青年才俊心寒。
“皇后说得对,要让天下人看看,一心对国家社稷就是忠臣,同样也会获得国家的恩赐。”
杨坚最终还是将怒气给压了下去,“当初,杨聪迎娶安寿公主,杨素多次强调,越国公府够大,无需令建驸马府。”
“朕回想起来,觉得不妥,干脆就赏给杨聪一座驸马府,装潢的富丽堂皇,给足杨聪面子,独孤,你看可否?”
独孤皇后正在思索中,喃喃道:“大隋一向主张节俭,不妥吧?”
太子杨勇终于忍不住了,参了杨聪一本,“父皇、母后,儿臣认为杨聪根本不在乎这些面子,杨聪在朱雀大街的商会,近期大兴土木。”
“城、城间传言,万达商会奢华如天上琼楼玉宇,哪怕给杨聪大明宫,杨聪都、都不会换!”说罢,杨勇低下头,等待着皇帝的雷霆一怒。
杨俊心中也在暗自称赞杨勇的神助攻。
令杨勇、杨俊接受不了的是,皇帝的面容竟然缓和了下来,并且伴随着一种解压的笑容,“这个杨聪,果真是纨绔成性啊,奖励之事,再议吧!”
杨俊和杨勇都已经彻底迷茫,皇帝却甩出一本奏折。
“你们两个口口声声,想为朕排忧解难,这次朕就考考你们。”
“这是并州(太原)刺史的奏折,天下大旱加上天气转冷,并州一代的农民无力生存,在有组织有纪律的准备下,纷纷向大兴城迁徙,你们两个觉得应该如何安置?”
太子杨勇接过了奏折,细心翻阅一番,然后面容略有惊讶,“难民竟然接近四千,这是集合了周边多少村落?”
“父皇,查处洛阳元寇之时,其下资产全部用于救灾,怎会有此等情况出现?儿臣提议彻查并州贪腐,还老百姓一个公道!”杨俊将矛盾直接推给了并州当地的官僚。
“这些都是后话,四千难民,从大兴城创建至今,都未有如此规模,你俩有何良策?”皇帝再次试探道。
太子杨勇抢先说道,“父皇,百姓是社稷之根本,大兴城富庶,儿臣建议,将难民分散安顿在大兴城里,每户人家收留一位难民,收留难民者,明年赋税给与减免。”
隋文帝杨坚思索许久,“老三认为呢?”
三贤王杨俊行礼道:“父皇,百姓固然重要,但是这么多百姓一鼓作气进入大兴城,很难确定其中是否有心怀不轨之徒,儿臣认为,不应该让他们进城,应在大兴东郊统一管理!”
独孤皇后偏向于太子的主意,“陛下,太子的方法好,给难民一个温暖的房子过冬,比什么都好,勇儿宅心仁厚啊,实乃大隋之福!”
皇帝却另有想法,“朕认为老三的方法好,将难民们统一管理,更加方便治理,不能让心怀不轨之徒在大兴城里游荡。”
“这件事就安排给你们,杨勇负责管理难民,杨俊负责供暖和食物,定要渡过一个稳定之冬!”
“儿臣遵命!”
两位皇子,刚刚退下,兰陵公主杨阿五便公然‘闯入’御书房。
房内无人时,隋文帝一改以往严厉的面容,瞬间变成一个慈父。
“父皇,五儿有罪!”杨阿五搞了一手贼喊捉贼的手段


相关章节: 第253章 拘束的张瑾第254章 民部一日游第255章 三折大倾销第256章 杨俊的自尊第257章 燧人氏转世第259章 三皇占其二第260章 少林寺之行第261章 战火的开端第262章 大司马克明第263章 易怒的和尚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