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唐小纨绔 第264章 如晦的含义

第264章 如晦的含义


推荐阅读: 网游之我的冷却快亿点离婚后,我神医身份瞒不住了无心成侠我大概是世界最强吧看咩的小故事仙子莲这个太子我见过六月镇北花开正好凤鸣万元那一抹月光是柔情的伤末世:守护大展宏图

‘房谋杜断’,这两个传说中的宰相可不是一般人啊。
哪怕形容成卧龙和凤雏,也一点不过分。
没想到还真让我杨聪碰上了一个。
看着杨聪色眯眯瞅着自己,杜如晦略有些不自然,“对的,如晦是克明的本称,怎么?杨郡公听说过一些不好的事情?”
“好,好啊,多好听的名字,哈哈!”杨聪没心没肺的笑着,将周围小和尚们完全给忽视了。
“哦,既然没有什么传闻,那杨郡公还是叫我克明好了!”
杜如晦向杨聪躬身行礼,脸上写满了故事,被杨聪给捕捉到了,“叫你阿杜吧,接地气!”
杜如晦也没有反驳,与方丈做着交流,然后车队浩浩荡荡开进了少林寺。
进寺后,方丈给杨聪端上了热水,“出家人守戒律,生活清苦,希望钦差大人们能适应这里!”
杨聪万万没想到,整座少林寺加上方丈,一共只有十三名和尚。
和尚们除了是光头以外,年龄看起来也是残次不齐。
而且少林方丈长得英姿飒爽,四十多岁的样子,一身腱子肉,和电视剧里面的老和尚形象相差太多。
短暂的接触,杨聪便和众多秃驴们打成了一片。
方丈叫做昙宗大师,是前任方丈在寺庙门口捡到的孩子,在这山上修行了四十年。
最后接手了这风雨飘摇的少林寺。
剩下十二个徒弟,有七位也是从小在山上长大。
分别是大师兄志强,以及寒武、元满、道广、智守、法嗣以及年龄最小,最有练武潜质的觉缘。
还有五位是后来自愿上山出家为僧的。
分别是农民锦福和泽端、落魄少爷高扬、江湖艺人仁义,小贩九斤。
“原来少林正宗武僧,起名是不按辈分的!”杨聪淡淡一笑。
“阿弥陀佛。”昙宗大师双手合十,“众生皆是色相,名字只是个称呼,何必刻意改变什么?”
“对,对,阿米托福!”
杨聪回礼时,再次瞟了杜如晦一眼,感觉这个杜如晦只要提起名字,人就会颤抖。
杨聪对其是越来越好奇。
宇文凯在桌案上摆好了建筑图,然后和昙宗方丈谈了起来,“宇文计划在正殿和后殿之外,再加上一座新的达摩院,以纪念达摩祖师......再加上罗汉堂如何?”
杨聪看了一眼建筑图,马上昏昏欲睡,“师父,你和方丈先探讨,杨聪出去走走,看看有没有什么应该增加的设施!”
说罢,杨聪揪着杜如晦和张亮便离开了正殿。
“觉缘,陪杨郡公转转!”昙宗大师安排道。
“遵命!”小和尚觉缘紧随杨聪离开了正殿。
一行四人围着少林转了一圈,这少林寺却是很朴素,杨聪忍不住问道:“觉缘大师,贵寺没有藏经阁吗?”
“藏经阁?”被称为大师,觉缘受宠若惊,“杨郡公折煞小僧了,还有本寺从创建之初就没有藏经阁。”
“方丈大师说了,名字只是个称呼,大师和小僧又有什么区别?对不对?”杨聪不停暗示着杜如晦。
觉缘则是一副大彻大悟的样子,“阿弥陀佛,杨郡公充满了佛缘,小僧不如!”
杨聪决定开门见山,“阿杜大人,我有件事很感兴趣,可否为我解惑?”
杜如晦回礼道:“杨郡公请吩咐,只要克明知道的,一定倾囊相授!”
“为何我觉得你很抵触自己的名讳?”
“这,这......”杜如晦陷入了沉思之中,杨聪明白掩饰就是有故事。
“杨郡公可否相信命运?”片刻后,杜如晦反问道。
“当然信啊!”杨聪随口一说,杜如晦的脸上却晴转多云,似乎有点失望。
杨聪继续笑道:“阿杜,我和你一见如故,我就给你算一算,你看可好?”
“敢问杨郡公是算什么?”杜如晦不解道。
杨聪望着天上的太阳,自信十足道:“我猜,杜如晦的生辰就是冬月(十一月)吧!”
杜如晦瞬间凝固了,除了自己的家人,从来没有人知道他的生辰,就是因为他的生辰,才让自己背着一生的耻辱。
看着杜如晦木讷的眼神,杨


相关章节: 第259章 三皇占其二第260章 少林寺之行第261章 战火的开端第262章 大司马克明第263章 易怒的和尚第265章 至宝易筋经第266章 留驻少林寺第267章 佛系的生活第268章 坐鹿罗汉图第269章 成长的烦恼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