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末:从反贼到文皇帝 第2章 在隋末,不造反是活不下去的

第2章 在隋末,不造反是活不下去的


推荐阅读: 褪色后的江湖重生:末日最强生存系统彪悍小农女,糙汉相公宠上天废子成皇重生年代:空间娇妻美又辣终有破晓之日晚唐重启凭实力在娱乐圈做顶流一梦二十年争霸失败后,我广发金手指剑仙传:无敌人间!界涅重昭

第二天清晨,孙安祖几人连夜来到刘牧之家,仆人刘七将几人引进家中。
刘七走在前面带路,一支袖子空荡荡的,赫然只有一条手臂,孙安祖看着空荡荡的袖子,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其他几人亦步亦趋跟在后面。
刘七等人没走几步,只见一个少年牵着牛从院中走出,刘七连忙上前:“阿郎,这几位郎君说找你有要事相商。”
刘牧之将缰绳递给刘七,对几人拱手说道:“此处不是商议要事的地方,汝等随我进屋商议。”
刚一进屋,孙安祖就领着几人一同朝刘牧之叩首:“还望刘郎救救我等。”
刘牧之一头雾水,“到底是什么事。”
几人支支吾吾不敢作答,孙安祖连忙答道:“请刘郎带领我们举大事。”
刘牧之看到对方人多势众,决定先稳住几人,“先告诉我详细情况,我再给你们答复。”
孙安祖将他们占卜“刘姓为王”的事告知刘牧之,刘牧之虽然不信,但也没有明确表示反对,只是告诉几人他要思索片刻,再告诉他们结果。
造反还是不造反,这是一个问题。
仅仅一瞬间,刘牧之就想通其中的利害关系,看似有两个选择,实则只有一个选择,他根本没得选。
首先他不造反,这群人很可能为了保密杀了他,失密则死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造反这种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其次就算他不造反,他大概率也活不下去。
刘牧之明白,如果他不造反,等待他的命运将是被强行征调,或是给征辽军队运粮,或是在山东海边泡在水里造船,或是修宫殿。
整个大业年间,服徭役的人数高达数千万人次,并不是大业年间有这么多青壮,不乏有些人身体强壮,服了不止一次徭役。
但无论怎么说,隋朝人口最鼎盛时是大业五年,在籍人口也才4600万,满打满算能服徭役的男丁也就1500万左右,可以说只要生活在大业年间,又不是官宦子弟,服徭役的概率基本是百分之百。
很不幸,他正是普通百姓中的一员,顶多算是小有资产,但不是官宦子弟,没有特权,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服徭役、填沟壑的命运。
什么?服徭役又不一定会死。
大业年间的徭役和其他时期的徭役不同,对工期的要求极为苛刻。在酷吏皮鞭的督促下,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所有的民夫都是超负荷劳动,在生与死的边缘苦苦挣扎,兼之饮食恶劣,疫病流行等等不利因素,民夫的死亡率超高。
对于民夫而言,东都洛阳的显仁宫、西苑,太原的晋阳宫,涿郡的临朔宫,忻州的汾阳宫,以及临榆宫、榆林宫、崇业宫、太平宫、甘泉宫、丹阳宫等几十座富丽堂皇,美轮美奂的宫殿,过大斗拔谷时的风雪,榆林郡的风沙,运河河底的泥沙,辽东的大沼泽,渤海的海水,总有一款能要了你的小命。
民夫们唯一能做的只有祈祷身体足够强壮,运气足够好,能够从繁重的徭役以及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每一个活下来的民夫都是幸运儿,可即使侥幸活下来,繁重的徭役早已让身体不堪重负,各种疾病会跟随一生。
大业元年营建东都,每月征发两百万男丁服徭役,死者十之四五,装载死尸的大车从城皋至河阳的道路上络绎不绝。
大业三年修长城,征发男丁百余万,死者十之五六。
大业四年修运河,整个河北之地的青壮都不够用,居然开始征发妇女。
今年为了征辽东,征调了整整113万人,全天下的府兵如同蚂蚁搬家一般,一点点集中到涿郡,史称扫地为兵。专门负责运输粮食的民夫更是超过两百万人,为了给辽东运粮,往还在道者常数十万人,填咽于道,昼夜不绝,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震动。车牛往者皆不返,士卒死亡过半。
他不想死在辽东,尸体还要被高句丽铸成京观;不想整天泡在水里造船,以致腰下生蛆;不想修宫殿累死,尸体和其他尸体一起被装进大车运往河阳,随意抛弃。
当然,除了造反也不是没有其他办法,那就是自己砍


相关章节: 第1章 “刘姓为王”第2章 在隋末,不造反是活不下去的第3章 宰牛第4章 窦建德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