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第235章 第二百三五章

第235章 第二百三五章


推荐阅读: 花瓶影后:隐婚老公,举高高![综文野]从少女漫到少年漫一觉醒来变刀了常胜立海大[凹凸世界]最后一人千里相逢疯帽子小姐与潘德拉肯先生[民国奇探Ⅱ]巴黎追妻路[HP]波特家的那姐弟[综]混血种与绷带精的命中注定(综影视)意难平甄嬛传之彼美淑姬

更值得我们去探索。”

“往年在朝廷急需用人的时候,汗阿玛也会命大人们举荐贤能,这些贤能有些也并非科举出身,但确有其能力,足以担当重任。”

“被汗阿玛称呼为‘清官第一’的于成龙,就是科举失意,屡次不中,中年以后才通过被举‘卓异’渐渐高升,可他却成为了为汗阿玛治河的能臣。”

“大人们担心此举会令一部分心术不正之人投机取巧,不再潜心寒窗苦读诗书,转而想要通过外学升官发财,”太子温声道:“您且想想,大清派遣去外头的使臣,那可是代表着国家颜面啊!能是收一些歪瓜裂枣来吗?”

“特殊时期采用特殊办法,也许你们会以为,今年招来的外学人才皆是幸运儿,但他们可是要出洋的,并非留在国内任职。”

张士甄拧眉深思:科举出身的文臣恐怕还真不愿意出使外洋。毕竟无人知晓那大海之上会有怎样的危机,又是否会一去不回。即使回归,也未必能够升至高位,最多也就混成白晋、张诚这般官职。

群臣窃窃私语,如今在外学之中学习的学子都是些什么人?

一些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家中有余财,父亲在朝为官,且家中有兄弟继承家业。

这些人本身具有文学底蕴,从小饱读诗书,进入外学以后,又学习了科学与外洋语言,跟着外洋来的师傅,听他们讲述他国的文化。

太子将该想到的都已经想到了,张士甄自无话可说。

胤礽感觉自己就像是在做一盘番茄炒蛋,将番茄、鸡蛋都准备好,油放入锅中加热,然后将铲子塞到朝臣手中,等他们下手去炒。

胤礽:如果这样他们还抗拒着说不要不要,孤也无可奈何,只能靠正在看戏的汗阿玛了。

他看了一眼正在审视局面的康熙,无奈叹息:看样子汗阿玛真不准备帮孤了。

张士甄百折不挠,越战越勇,继续提及:“殿下兴办外学,致使太学之中兴起学习外学科学之风,学子们不再潜心学习儒文经义,如此长久以往,岂不乱套?”

胤礽精神一振,又夸张士甄:“张大人说得对!”

张士甄:“……”

又是并非如此来反驳?

“孤也认为应当加强对儒文经义的教育,仁义礼智信岂能丢弃?那是刻入咱们血液中,灵魂之中的崇高道德!《礼记·大学》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孤欲做明德于天下者。儒之学者,具有仁爱之心,有正义凌然之气,修心修身兼济天下,这是多么崇高的理想与精神境界,又是多么令人心向往之的美好品德。弘扬儒之教育,利于治国,仅仅是让读书人学习,让太学监生及各地学堂教授怎么够?”

“若有外洋人,崇拜我大清儒学,欲诚恳求学,大人可愿意不吝赐教?”

张士甄想了想,沉吟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化憧憬儒学之蛮夷,臣不会吝啬。”

“若有百姓,询问大人儒学,大人可愿不吝赐教?”

“若有女子,询问您,您又如何看待?”

太子连连追问,张士甄闭上了嘴,唯恐落入陷阱之中,不敢再言。

“推广儒学教育,有利于国民道德修养的提高,孔子重教化,还道是‘有教无类’。儒者之襟怀广博,不应有偏见、歧视。唤醒人们向善之心,教化更多人产生修德修身之意,皆有利于国之发展。《横渠语录》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多么崇高的境界。孤之敬仰崇拜,恨不能令全天下皆知儒之伟大,而今孤欲宣传儒学,令圣人之言传遍大清每一个角落,弘扬我国民精神,众位大人可答应?”

就连如何宣传,胤礽都已经想好啦!

就像之前雪灾那样立的“丁思孔”典型,他们还能立更多的清廉好官。

在场的,身居高位者如王熙、吴正治,操劳一生为国为民。

他最崇拜的杜太师傅更是桃李满天下,虽然太师傅回家乡养老带孙子去了,胤礽至今还记得太师傅对


相关章节: 第230章 第二百三十章第231章 第二百三一章第232章 第二百三二章第233章 第二百三三章第234章 第二百三四章第236章 第二百三六章第237章 第二百三七章第238章 第二百三八章第239章 第二百三九章(捉虫)第240章 第二百四十章

也许你还喜欢: 清穿成废太子的女儿[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作者大团团清穿宝宝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晋江[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17清穿之我是太子的嫡子[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48清穿之康熙初封为妃穿成雍正儿子,认祖归宗清穿之认祖归宗帝王家(清穿)[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百合穿成康熙嫡长孙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初心格格党[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90清穿之大清小皇叔类似始皇陛下喜当爹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