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在汉末戏天下 第二章 风波恶,渤海王小试身手

第二章 风波恶,渤海王小试身手


推荐阅读: 菜鸟修仙梦至尊三国之白马将军震九州飞艇丐世医仙秩序之地关于维特利独逻王悠悠鬼同路诡异复苏,我,专治各种不服我是疯人院院长仙医

蹇硕和张让他们是不一样的。
而且所谓的十常侍,事实上也不包括蹇硕在内,只是《三国演义》稍微歪了下笔,一不小心,就把他也给写了进去罢了。
真实历史上的十常侍,其实是十二个人。
当然了,这个不是重点。
重点是现在的蹇硕,虽然忠心依旧,却似乎随着灵帝的去世,使得他一朝权柄在手,开始有些眼高于顶,心高气傲了。
说白了,就是有些飘了,总觉的自己是很行。
这就是典型的不作不死的类型……
刘协显然也没有了再继续劝解下去的想法。
有些事情,就算说的再清楚明白,也抵不过让他自己去鬼门关上走一遭,更能让他认清形势和现实。
毕竟说出这番话的,只是一个年仅九岁的稚童。
哪怕以刘协的身份,放在当前的大汉朝,那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尊崇无比的皇室贵胄,也同样比不过用事实说话,来的印象深刻。
至于为什么非要让蹇硕去享受一把残酷现实的打击,原因也很简单。
一方面,蹇硕是他目前最值得依仗的存在。
这人就算脑子有时候再不怎么灵光,但对于刘协或者说先帝的忠诚度上,还是值得信赖的。
另一方面,虽然刘协是被董老太后养大的,但说实话,那个老娘们儿,可不是什么善茬儿,也不是就真心的疼爱他。
人家看上的,还是可以借助刘协,让她得以过问朝政。
包括骠骑将军董重,这个董后的侄儿在内,可以说都算是一丘之貉。
而除此之外,他身边,暂时再无人可以借力。
孤零零的就像是一根乱世的浮萍,怎一个惨字了得。
所以,如果能让蹇硕更听话一些,显然就对于将来的谋算,要方便的多。
这样想着,刘协这会儿看向对方的目光,就显的有些意味深长了,“那孤随你一起过去可好?”
蹇硕肯定没什么不同的意见,很自然的走在一边,从旁给刘协引着路。
两人便一起出了门。
一路从永安宫进东明门,经过寿安殿,就是作为北宫正殿的德阳殿了。
德阳殿是北宫内最大的建筑,建制类似于长安的未央宫前殿,宏伟壮丽无比。
台阶高两丈,花纹石作坛,白玉砌台阶,黄金铸成的柱子镂刻着三带缠绕的花纹,并引洛水于殿下。
时人称“珠帘玉户如桂宫”,实不为过。
刘协一路暗中观察,一边在心里咂舌不已。
真特么奢华啊,可惜,再怎么雄壮,都挡不住人家李儒的一把大火……
浪费是真可耻啊!
宫门旁的别署里,黄门令韩同,正内心忐忑的不时瞄两眼正门。
四个彪悍的侍卫,则稳如泰山的早就站在了选好的位置上,两个守着正门,两个分左右守护在韩同的两侧,隐隐形成了一个四面合拢的态势。
蹇硕从踏进署门的那一刻起,就立刻察觉到了不对。
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隐隐意识到,好像事情还真就被殿下猜中了。
但是,再想退回去肯定是已经没可能了。
因为,就在他和刘协走进来的时候,守着正门的两个侍卫,就已经很默契的各自迈横移了一步。
看上去是在替二人关门,却无形中已经切断了蹇硕的退路。
再加上他也不可能不顾刘协,强行夺路而走。
所以,只能尽可能的做出了下意识的防范,眼睛也死死的盯住了韩同,“中和,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想要犯上谋逆不成?”
韩同显然也没料到,和蹇硕一同而来的,还会有一个渤海王刘协。
当下故作镇静,冷然轻喝:“陛下有旨,今有上军校尉蹇硕,窃幸承宠,浊乱宫闱,当收西园之甲,以逐君侧之恶,还四海之靖,复天下之清,其罪不赦,其人当诛。”
然后打眼色示意左右,那意思就是,此时还不出手,更待何时?
蹇硕也知道,今天估计是趟不过这道坎儿了,只能抽出了佩刀,然后轻轻往一边推刘协。
他相信这些人再怎么样,也是不敢在皇宫里,对当朝皇子下手的,只要


相关章节: 第一章 时空异,协皇子人生重塑第三章 观局势,洛阳城乱象纷呈第四章 谈鼎立,思退路暗渡陈仓第五章 不自量,何遂高左右逢源第六章 鸟不悄,避风口远遁北邙第七章 觅生地,伏波岭潜龙在渊第八章 水藏风,待从头蓝图在胸第九章 博弈起,棋子落八方云动第十章 心无澜,似日常平淡如水第十一章 事农桑,以红薯解饿天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