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在汉末戏天下 第七章 觅生地,伏波岭潜龙在渊

第七章 觅生地,伏波岭潜龙在渊


推荐阅读: 菜鸟修仙梦至尊三国之白马将军震九州飞艇丐世医仙秩序之地关于维特利独逻王悠悠鬼同路诡异复苏,我,专治各种不服我是疯人院院长仙医

【中平六年己巳,灵帝崩,少帝继位,朝政荒嬉,政令不出,汉室倾覆于即倒,国计无施于民望。辛己,灵帝葬于文陵,先生以孝而守,领硕、辽迁北邙伏波,延建上清苑。每以道束示人,自号卧龙。】
——《汉史·刘协本纪》
北邙山是洛阳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属于崤山之脉。
它海拔并不高,最高峰也不过四百来米,多属黄土丘陵地带,东西绵恒约190公里,北临黄河,南有洛水,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
同时,这里也是后来历代帝王贵胄、显赫人物都趋之若鹜的风水葬地。
素有“生居苏杭,死葬北邙”的美誉。
后世也确实多达40余位帝王,以及千多名达官贵人,皆埋骨于此,汇集墓葬数,过十万座之多,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谷。
当然了,处于汉末时期的这会儿,周围也就只有周朝和汉朝的13位帝王的陵寝,还远不能和后世相比。
而且,除了宜于殡葬之外,北邙山最出名的,还是那些著名的山峰。
北邙山有三十三峰,自西向东一字排开。
有被称之为炎黄故里的二帝诞生地平逢山,有被称为“华胥故都”,是伏羲、女娲之母华胥氏活动地的宜苏山,也有被老子和张道陵青睐,曾在此修行炼丹的翠云峰。
可以说,风水宝地之说,绝不是仅仅口口相传而已。
刘协则在考察之后,直接选择了中西部,位置在洛阳城偏东北向的一处所在。
这里被当地人称之为伏波岭,地势起伏不大,海拔最高不过一百五十米,周边丘陵既适合耕种,也适合建造各类工坊。
最关键的,还是山头上风景秀丽,颇为契合何太后投桃报李回馈给他的,那座上清苑的建造规格。
这会儿的宅第建造,可不是可以随心所欲想建就能建的。
什么样的身份可以建造何等规格的宅院,也是有约定建制的。
虽然刘协对这个不怎么在乎,但也没必要因此而徒惹非议。
所以,哪怕没有何太后大度的赐建,他求的无非也就是一个自由自在,只要住的舒服就行,其实没有太多的其它心思……
兵马就地驻扎在了岭下。
刘协则让人在岭上临时建造了几间临时居所,然后就带着蹇硕和张辽,以及几个挑出来的亲卫,在此落下了跟脚。
又花了几天的时间,先就把伏波岭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地形地貌摸了个一清二楚。
然后召集工署匠作们,很直白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反正借调过来的这批人手,他也没打算再还回去,在当初挑选的时候,就特意考虑到了这一方面。
所以,他有信心既留的住人,也留得下心。
因为在这些人面前,他一开始就主动释放了自己的善意,也不介意用一些领先于这个时代的知识,去收拢和征服人心。
可以说,这就是他目前的班底,他也会在这个基础上,慢慢的建立起一个个的炉窑和工坊。
包括上清苑的建造、伏波岭上一系列中小型宅院的建造,以及围绕伏波岭周围,按功能区划分的整体规划。
其中,北面肯定是要以各大炉窑为主的,刘协会在那边烧砖、制瓷、造玻璃,甚至会营建小型高炉以便于冶铁炼钢;
东边则以各类作坊、工坊为主。
南边范围最广,可以兴建住宅区、商业区、教育区、普通作坊以及驻军大营。
等以后,如果有必要的话,或许还可以直接把这一片包括伏波岭给纳入一座城池里,阻断内外的联系。
另外,他也会利用这边的土地,开始屯田。
因为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才能再谈其它的发展,这一方面,没人比他更清楚了。
他相信,不需要多长时间,这边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世外桃源……
当然了,这是一个长远的规划,刘协也只是在心里勾勒一下未来的蓝图。
毕竟,很多事情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去实现。
比如他想屯田,那就需要大量的土地、人手、种粮、农具甚至是耕牛。
或者还要考


相关章节: 第二章 风波恶,渤海王小试身手第三章 观局势,洛阳城乱象纷呈第四章 谈鼎立,思退路暗渡陈仓第五章 不自量,何遂高左右逢源第六章 鸟不悄,避风口远遁北邙第八章 水藏风,待从头蓝图在胸第九章 博弈起,棋子落八方云动第十章 心无澜,似日常平淡如水第十一章 事农桑,以红薯解饿天下第十二章 谈扎马,起伏间劲道如龙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