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炎宋 第六章 危机政治

第六章 危机政治


推荐阅读: 发育百万年平凡养成系统至上厄运逃亡极限召唤赎罪者的大道人格分裂之觉醒艺术家阴间打工人魔逆恒古人生的传奇时刻星 陨星斗罗盘八十年代的蓝

部,卫尉寺归兵部,少府、将作、军器监归工部……鳞次种种,具体执行机构只留礼、吏、兵、户、刑、工六部,外加处理宗族事务的太常寺。
废除三省,改设左右丞相领若干参知政事直接统率六部。六部实务拟好章程交丞相和参知政事商议后,将最终解决方案附在章程后,再交给朕批阅。”
冗官,是指北宋规模庞大的官员队伍,这些官员门类复杂经常功能重叠,最奇葩的时候甚至下级部门不知道管自己的部门是哪个。元丰改制后情况稍微有所改善,然而依旧是十分庞杂。
而前文提到过,由于靖康之耻宋朝中央的官员团队几乎全军覆灭,虽然赵构启用了大量闲散官,但是由于其朝廷的一路南逃,原本的各部门依旧缺员严重。
此时,正是精简官僚系统的最佳时机,放在平时非得炸锅不可。实际上这个建议,在历史上都不用赵构自己提,是朱胜非等能臣主动提出要精简机构。
赵构顿了顿根本没给百官反应的时间就道:“吏部尚书吕颐浩、尚书右丞朱胜非!”
吕颐浩和朱胜非出列道:“臣在!”
赵构道:“朕现命朱胜非为左相,吕颐浩为右相,衔领中枢!”
二人大喜道:“臣领旨!”
这二人在史上都担任过赵构的丞相,无论此时的资历还是本身能力都足够统领群臣。其中吕颐浩时年48岁,有胆略、善鞍马弓剑、通军事,但是性格比较专横暴躁,如果不加限制很容易成为权相。
朱胜非时年47岁,小生意人家出身,所以有商人的机敏、果敢、圆滑,史上苗刘之变多亏他在其中机智斡旋,赵构才能转危为安,后来也曾力挺岳飞北伐。有他位居左相压吕颐浩一头方可平衡朝局。
赵构继续道:“御史中丞范宗尹。”
范宗尹出列道:“臣在。”此人堪称官场怪物、天才少年,此时位列三公的他仅仅29岁!他史上也是南宋初年的丞相之一,三十岁拜相、颇有才干。因他生得肥胖白皙、美如冠玉,每日起床、梳头、戴巾,必揽镜自照,时人称为“三照相公”。
“你继续担任御史中丞,不过此后御史台不但要纠劾百官,各部事务皆有责任检查。如吏部之官员升迁是否公正、户部之账目是否合理、刑部所判之案件是否公正等。所缺的官员从大理寺等被兼并的九寺五监中挑选。”
范宗尹拱手道:“臣领旨。”
赵构点点头继续道:“户部尚书叶梦得改任吏部尚书。梁扬祖在东南经办盐茶颇有成效,召回朝廷任户部尚书、梳理全国财务。尚书以下官员,由吕颐浩、朱胜非、范宗伊三人商议分配安置,递一个名单上来。
另外以朱胜非、吕颐浩、王渊、范宗尹为首,杨惟中、赵鼎、卫肤敏、张浚、梁扬祖和其余六部尚书入阁为参知政事,协助朕处理一应朝政。”
叶梦得是著名词人和经学家。梁扬祖原为信德知府,在赵构继位之初就赶来拥立,张俊、苗傅、杨沂中当时都在他麾下。
梁扬祖出身和黄潜善、汪伯彦相同,性格却收敛、谦恭的多,才能也更加出众,是一心为国的贤臣。当年因为赵构身边军队数他带来的最多,群臣要拥戴他做元帅,结果他力辞不受。赵构于是让他作为随军转运使,筹措粮草。
由于当时军队和随从人员众多,军粮不继,梁扬祖分析当时的局势,进言赵构:“京城久围,盐法不通,应当印卖东北盐钞”。赵构同意后让梁扬祖亲自督办此事。这项措施实施不足一月,“商人入纳至百余万缗,军饷遂给”。
后来赵构将其派往东南经营盐茶以筹措钱粮,成果显著。有了财政收入,南宋这才站稳脚跟。可以说他早就是大宋朝实际上的户部尚书了。
赵鼎和张浚此时职位还比较低,史上却也先后担任丞相。赵鼎被后世誉为“南宋四名臣”之一。张浚整顿川陕防务,提拔了岳飞、吴阶、赵开在内的一系列能臣良将。两人都堪称栋梁之材。
赵构这一系列的举动可以说是先打自己一巴掌,然后扇群臣一巴掌,再喂给群臣一个甜枣。可


相关章节: 第0章 序第一章 三生三世第二章 生死第三章 建炎南渡第四章 生当人杰第五章 杀伐第七章 隆中对第八章 名相李纲第九章 大才如烈马第十章 韩世忠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