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炎宋 第七章 隆中对

第七章 隆中对


推荐阅读: 发育百万年平凡养成系统至上厄运逃亡极限召唤赎罪者的大道人格分裂之觉醒艺术家阴间打工人魔逆恒古人生的传奇时刻星 陨星斗罗盘八十年代的蓝

以关陕而始,秦、汉、唐皆是如此。而今据陕西抚谕使谢亮回报,康州防御使、泾原路经略安抚使曲端,与其上司延经略使兼知延安府王庶不和,甚至曾想要杀死王庶夺取印信。
臣虑曲端为宿将应不至于谋反,只是急于国事、不想受王庶掣肘。将帅不和是为大忌,应尽快派遣得力的大臣前往川陕经营。否则金国见有隙可乘,必先入川蜀。川蜀一失,则金军可顺江而下直取东南,则万事休矣!”
不得不说,这些策论随便挑一个出来,那都是一个小隆中对。而南宋之所以能存留下去,正是因为有这些有才干、有家国胸怀的士子。反观南明的文人,真是生命不惜、内斗不止。
所以宋朝文人说:“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明朝文人说:“水太凉。”
总结一下这些大臣的策论,也就是必须重视川陕,而后以江淮为屏障抵御金军。待金军锋芒被挫,南宋朝廷缓过气来再筹措北伐。
这里插入一下此时已经去世的抗金名将宗泽所一直推崇的还都开封,过河北伐的建议。其实这也就是书生之见,心是好的,但是如果赵构真听他的,那南宋就一定完蛋了。
为什么呢?序章说过,此时南宋能够野战的军队已经被童贯、范致虚等人败光了。宗泽虽然收拢溃军、召集抗金义军在开封周围聚集了几十万部队,也确实将金人的第三次南侵击退了。
然而开封及周边地区此时已经被金军烧掠成一片白地,根本没有自给自足的能力。可以说开封已经成为了抗金的桥头堡,但是也仅仅能充当桥头堡。
之前宗泽能击退金军,是依靠堡垒固守。再加上,赵构并不在城中,金军孤军深入啃下来开封也没太大价值,于是劫掠之后就撤退了。
而如果赵构在开封城中就完全不一样了。金军完全可以集中全力围而不打,等着开封城粮草耗尽。如果宋军各路勤王兵马想要前来救援,那么开封周围的大平原地形,以此时宋军的战力面对金军铁骑完全就是羊入虎口。
哪怕是一年之后,宋军唯一残存的精锐野战军——西北军,整编了18万大军,还不是在富平之战被金军铁骑打了个全军覆没。
虽说那一战是张浚指挥有问题,没占据有利地形,但是也暴露出了此时的宋军平原野战根本不是金军对手。战前曲端、吴阶等将领根本就不同意主动去平原找金军决战,只要佯攻牵制住金军兵力就够了。
而包括李纲、卫敏夫、吕颐浩等在内的主战派文臣也都清楚这个状况,他们的意见是从建业(江宁、杭州)、南昌、成都三个选一个做临时都城,先恢复元气再北伐。
这三个城市各有好处,建业利于使用江南财富占了一个富字,成都利于使用川陕的精兵和地利占了一个兵字,南昌则属于折中选项。不过赵构前世就是一个字“怂”,所以都没选,而是选了有钱塘江做屏障而且可以随时逃往海上的杭州。
赵构听完各大臣的建议后道:“好了,诸位卿家的意见朕都知道了。众卿听旨——朕决议暂以建康江宁府为行在,改建康为南京以视天下恢复旧土之决心。不过将来北伐自是还要以襄樊为中心,待力量积蓄足够可以北伐时,朕再移驾武昌为行在!”
杨惟忠:
赤胆忠心老将,擎天柱国碧石。
武力:80
军略:80
私德:100
家世:-10
资历:100


相关章节: 第0章 序第一章 三生三世第二章 生死第三章 建炎南渡第四章 生当人杰第五章 杀伐第六章 危机政治第八章 名相李纲第九章 大才如烈马第十章 韩世忠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