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重生北魏末年 第一章 权臣

第一章 权臣


推荐阅读: 重生后改嫁情敌的病娇亲哥穿成年代文里大反派亲妈长生,从绑定残卷开始从灭族之夜开始逃亡忍界重生娇娇小撩精,禁欲摄政王掐腰宠奶凶崽崽当团宠,三界撑腰横着走无限流的元宇宙我在星际卖盒饭遮天:从吞天魔罐开始厉总的二婚小娇妻撩欢退婚后我成了六宫之主

  三河五万水师招募工作早已宣告完成,厍狄干与前来接替定州刺史一职的高归彦完成了交接,又一次领着一家老小返洛,就任水师大都督,而遴选的五万三河水师,也纷纷扶老携幼,有组织的去往司州安居。

  作为这一次府试的落榜生,王公允也算是学籍跟着户口调动,由邺县县学,转移到了新安县县学就读。

  新的战船暂时只停留在找到了充足木料的阶段,日常操训全凭北魏时期留下的老古董。

  老旧战船肯定是有的,否则慕容绍宗与刘丰也无法在攻颍川时,乘楼船观望,落得一个不通水性,投水而死;一个善泅,可还没等爬上岸,却遇见岸边守着的西魏兵,被刺死。

  高澄返程走的蓝田关、武关一线,经商于古道返回关东,于广州州治鲁阳暂时落脚。

  期间在广州练兵大将高季式的陪同下,巡视过军营,又是一番老套但有效的表演,拉近与将士们之间的距离,巩固他们与高家两代人的感情。

  回到鲁阳城中,高澄唤来广州刺史张师齐,向他询问广州境内迁徙事宜。

  正如之前所提,既然预计在五至六年后,通过关东由乱入治的新生潮一代补充三河地区劳动力,这一次的迁徙户,便基本与子嗣即将成年的家庭无关。

  依照张师齐所禀,户部也确实按照高澄的规划,这一次的迁徙户都是子嗣年幼的家庭,幼童们距离十五岁分田的年龄平均还早个十年,等他们到了分田的年纪,估摸着也差不多到了江南大开发的时候。

  说是一百万户,近五百万人口西迁,实质成年人口仅男女各一百万,关陇之田足够分配。

  在这个十五岁分田,即独立成户的时代,是不存在一个家庭存在两个以上成年人口的,尤其是高澄主政,更是严格了一夫一妻为一户的制度。

  平民阶层纳妾还要等到忽必烈时候,年满四十未有子嗣者,可以纳妾一人,这一举措到了明朝才有了法律保障,即《明会典·律例四》:‘民年四十以上无子,听之。’

  其实哪怕是达官显贵,在妾室数量上也有明确规定,《晋令》便明文规定:诸王置妾八人,郡公、侯妾六人。

  北魏所沿袭的《官品令》亦有明确规定:第一、第二品有四妾,第三、第四品有三妾,第五、第六品有二妾,第七、第八品有一妾。

  只不过遵不遵守就是另一回事了,小高王自己就明显超出了王爵置妾八人的约束,当然这不妨碍他在冀州刺史元孝友的建议下,重申《官品令》,严禁官员超额纳妾。

  七、八品官员才能纳妾一人,更别提是平民。

  众所周知,律法约束不了齐王,却能通过齐王约束所有人。

  至于能否组织起这么大规模的迁徙,自然是无需担忧的,高欢三天之内便能尽迁洛阳地区四十万户,古代并没有那么看重人权。

  高澄在秋收以后发动民众迁徙,有接近四个月的时间由各州郡组织迁徙,只需赶在来年春耕完成即可,在时间上绰绰有余。

  赔偿拆迁款什么的,更是想都不要想,像小高王还安排地方政府为众人修筑屋舍,已经够难得了,换个心黑点的,只是搭个棚户区,让迁户们在辽阔天地下自建家园,也不是做不出来。

  至于安家费,那是战兵们迁徙才享有的补贴,比如已经在洛、尹两水上操训起来的水师,当然,由于安排民众迁徙,国库这半年好不容易攒的盐利几乎耗尽,这一次水师们得到的安家费自然要远逊之前六镇鲜卑。

  不过也没什么人闹意见,毕竟高家偏心那群鲜卑兵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都习惯了,毕竟小高王也没忘了大伙,过去也给众人发了外兵军饷,虽然数额相较中兵少了许多,但那些鲜卑人也确实是在用命换。

  当然,更重要的是到了明年,他们也能拿上中兵军饷,便也没有死抓着安家费少了的事不放,毕竟朝廷穷的事也不是什么秘密,户部尚书崔季舒整天


相关章节: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梁(3000)第三百四十七章 信都(4000)第三百四十八章 晒盐(5000)第三百四十九章 再入关(5000)第三百五十章 会盟(5000)第三百五十二章 齐王四公子 (5000)第三百五十三章 药王(4000)第三百五十四章 十五年春 (5000)第三百五十五章 父与子(3000)第三百五十六章 岭南(3000)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