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朕乃一代圣君 第79章 文官的妙计(求订阅!)

第79章 文官的妙计(求订阅!)


推荐阅读: 女扮男装露馅后,九五之尊圈着我生崽崽重生之我是弄潮儿高高在下穿书后,公主她被迫饲养大反派秦时明月之侠道墨问大明马弓手红尘之外我建的月球基地曝光了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温宁厉北琛执法者手册团宠小奶包:全家带着千亿物资去逃荒直播盗墓:主播实在是太刑了

吴俊川这个人的身份恰合了朱厚照想要做军学宫的想法。
朱元章定的制度,军籍是要世袭的。这其实不太合理,父亲打仗的本事和儿子可没什么关系。
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并不需要多500年的视野才能看清。
可封建王朝的帝王最在意的是稳定,所以给所有人一个身份并用各种思想学说来束缚你,让你认命,这其实也算是一种可以尽量维持统治的方法。
因为开国之君是明白人,他怎么会不知道后世之君没那么大能耐?只不过家天下的前提下要实现千秋万代本身就是不可能的,所以显得历朝历代的各种制度努力都有些荒唐。
这些先不提。
在眼下军籍世袭的制度之中,朱厚照的确有想法要把一些军官的子弟放到军学宫中统一培训。虽然这对农民子弟里想要当将军的人不公平,但绝对公平他也做不到,他又不是神,能在自己当皇帝的几十年里,让这个国家海晏河清、四方臣服就已经是偷天之功了。
学宫的意义还在于,这些人朱厚照都可以想办法把他们变成东宫这辆战车上的既得利益群体,去抗衡旧有的利益群体。
新利益群体的力量如果不够强大,就很容易人亡政息。只要核心人物一挂,基本上出不了头七,就会有人跳出来扛旗反对。
刚刚入京的程敏政是威望很重的人,因而和吴宽他在一起的时候,那个话也就敢说,又能怎样?大家挂的都是礼部右侍郎的职。
甚至直接问:「既知道东宫有此暗度陈仓之计,为何满朝大臣到现在还未有任何反应?」
吴宽沉着脸,他眼袋已经很重了,感觉像鼓起个水泡似的,一张犯愁的脸老是一点儿笑容都没有。
「程大人,」说话的人是吴宽的学生,左佥都御史钱桂,他不敢反驳的太狠,但程敏政的责怪实在没道理,就满是委屈的说,「当初太子只是嘴巴上说说,又没有真正去做,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总不至于因为东宫的几句话便揪着不放,这哪里还有人臣之礼?而且太子说出来的名头还是为了穷苦百姓,这要怎么反应?」
最深刻的反对永远是当嘴上的东西开始落地、自己的利益正儿八经受损的时候,否则谁也逃脱不了温水煮青蛙。
现在也不到那个时候。
「只不过确实……当初谁也没有想到会那么快。」
程敏政哼了一声,「不通过内阁和各部当然就快了。在有这个迹象的时候就该知道这事儿不简单。」
现在先不说真金白银花出去在京城里大张旗鼓的大肆营造,
太子还有心让中了第的进士也去培训。这岂不是暗含了‘圣学无用,的思想?
「东宫……做事向来是多番筹谋,」吴宽现在是完全信了这点的,「现在回过头来看,不交阁部议处是先前就打算好的,用出为贫穷百姓之名当然也非无心之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看来东宫是很了解他们这些人才会有这样的举动。
再有一点,吴宽没敢说,就是李广之事应当也是计划中的一环,因为不交阁部议处,就没有银子。
那银子怎么办?
几个月后的现在一看才发现这是一个大大的局啊。
唯一有缝隙的地方,就是王鏊想当他吴宽和太子的和事老,更打算说服他吴宽共同办好学宫之事。
这就让他知道,除了医学宫之外,东宫还有设立兵、农、为官学等打算。
真正的步步为营。
现在人家自己有了人、有了钱,他们又当如何?
「克勤打算如何做?」
程敏政虽是傲慢之人
,但从来也不是没有脑子的,他略作沉吟,说:「既然殿下想建,那便让他建。医学需要场所,儒学也需要场所,咱们可以向陛下谏言,在这学宫增设儒学这一科,讲述圣人之道、传播圣人之学,兴教化、聚人心,这总没有反对的道理吧?」
吴宽和钱桂都眼睛一亮,
「这招借尔东风、釜底抽薪之法,倒是很妙!」
以往他们都只是想要去说服太子,可几次三番都不行,现在就坡下驴就不一样


相关章节: 第75章 程敏政上架感言第76章 一问退是非(求订阅!)第77章 献人(求订阅!)第78章 懊悔(求订阅!)第80章 吴宽的劫(求订阅!)第81章 凌厉的太子(求订阅!)第82章 妙计(求订阅!)第83章 藩王土地(第一更)第84章 儿子难当(第二更)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