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家兄朱由校 第二十四章 百姓的生活收支

第二十四章 百姓的生活收支


推荐阅读: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温宁厉北琛执法者手册团宠小奶包:全家带着千亿物资去逃荒直播盗墓:主播实在是太刑了神医拽妃开挂了视界之外之宝石觉醒世间二三事苦境:佛狱靖玄神医拽妃开挂了慕绾绾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温宁厉我有个流量系统逃荒不慌,农女开挂种田忙

“就这么点?”
“就这么点……”
勖勤宫内、朱由检抱着王承恩送来的账本,心情恍惚。
他为明年的赋税想了许多办法,最后还是想着从御马监着手,毕竟御马监的草场耕地还是比较多的。
然而他又等了半个月,国丧都过半了之后,王承恩才把账本送到了他的手上。
原本他以为自己的家底很丰厚,但看到账本上的各种草场、田亩后,他瞬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草场42万4600亩,田地68万7423亩,皇庄146万5520亩……”
朱由检呢喃着这账本上的各项御马监数据,气的想要拍桌子。
他不是气御马监,而是想到了另外一个也是负责养马的部门,太仆寺……
同样是养马,御马监是为四卫一营养马的,而太仆寺是朝廷官营的养马机构。
马政在古代封建王朝属于国家大事,马匹更是军国重器,朱由检的老祖宗朱元璋曾说:“马政、乃国之所重。”
嘉靖时期内阁首辅夏言也说过:“国之大事在戎,戎之大事在马。”
太仆寺和御马监一样,不仅要养马,也能够赚钱。
作为明代重要的国家财政来源之一,太仆寺因为管理马政所需,掌握着大量的国家财政资源,自成化四年开始就修建了专门储备财政收入“马价银”的仓库……常盈库。
到了明代中期以后,随着“赋役折银”改革以及白银货币化的展开,太仆寺所掌握的财政资源也转化为了白银收入。
因此从隆庆年间开始、太仆寺的马政制度逐渐从实物管理变为了货币管理。
原本单纯的马政机构也因此衍生出财政管理的职能,兼具了财政机构的性质。
朱由检如果记得不错的话,弘治时期的时候,太仆寺就掌握的养马人丁超过了六十八万,而田地则超过了一千六百万亩。
然而这十倍于御马监的田地数量的太仆寺,朱由检记得最高一年交税银也不过七十八万两,万历年间常年只有四十多万两。
这样的数量,还不如朱由检手上的御马监,因此不难想象,这群家伙到底有多么贪婪!
朱由检气的痒痒,恨不得带着御马监的人,去把太仆寺给抄了,说不定能抄出个几百万两。
但这样的想法也就是想想,真做是做不得的。
没有办法、他只能憋着气向王承恩问道:“那些查抄的宅邸,都卖完了?”
“卖了一部分,获银四万八千六百两,眼下御马监库中尚有二十一万八千六百两。”
“二十几万两……”朱由检有些郁闷,这点银子什么事都干不了。
这么想着、朱由检只能起身道:“走、去工部看看,他们想怎么修皇陵。”
“是。”王承恩见状,连忙让人安排马车。
毕竟是国丧、象辂是不能坐了,但是马车和人力轿子还是可以的。
很快勖勤宫的太监和锦衣卫就准备好了,而朱由检也坐上了马车,准备前往皇城外的工部看看。
亲王出行,虽然是国丧,但排场还是要讲究的。
五十个身穿绯色服饰的锦衣卫腰佩雁翎刀,拱卫在马车两侧,王承恩亲自为朱由检驾车。
很快、他们就从东宫的慈庆门走出,在被东宫值守的虎贲左卫检查了腰牌后,连忙放行。
这个时候、一个大广场和高墙就进入了朱由检的眼帘。
他看了一眼紫禁城的高墙,随后瞥了一眼不远处的文华殿,想来自己好皇兄还在文华殿上课。
他拉上了车窗,随后在摇摇晃晃的马车内,一直坐了几分钟,过了一会儿马车停下。
他打开车窗一看,准备巡查的东华门值守将领立马就吓了一跳,连忙作辑道:
“末将不知五殿下出宫,冒犯了五殿下,请恕罪。”
“没事、赶紧检查,我还等着出宫去工部。”朱由检倒没有上心,检查越严,他住在皇宫里越舒服。
值守将领见状,连忙检查了令牌,便让人一路放行。
朱由检的马车很快走出了东华门,来到了大街上。
这时候、开始有些烟火气息了,不过住在皇城周边的,都是官员的府邸,


相关章节: 第十九章 倔老头杨涟第二十章 索要羽林三卫第二十一章 清算御马监第二十二章 富得流油的御马监第二十三章 兵部又来要银子了第二十五章 古代社会福利机构第二十六章 截胡工部第二十七章 给皇五弟什么王号第二十八章 红丸案后续爆发第二十九章 御马监的家底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