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家兄朱由校 第一百五十五章 亩产八石的番薯

第一百五十五章 亩产八石的番薯


推荐阅读: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温宁厉北琛执法者手册团宠小奶包:全家带着千亿物资去逃荒直播盗墓:主播实在是太刑了神医拽妃开挂了视界之外之宝石觉醒世间二三事苦境:佛狱靖玄神医拽妃开挂了慕绾绾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温宁厉我有个流量系统逃荒不慌,农女开挂种田忙

了。
王承恩见状,便翻到了记载三宝的一页,指着说道:
“玉麦上田可收二百一十斤左右,中田一百八,下田一百五。”
“番薯上田可收一千四百余斤,中田一千二余斤,下田八百斤。”
“马铃薯上田可收六百四,中田四百五,下田三百二”
王承恩的指出,让朱由检一时间精神恍忽。
他原本以为玉米会是其中主力,但现在看来、玉米完全比不上番薯和马铃薯。
这点便是朱由检所不了解的了,在没有改进品种的年代,玉米的产量还不如谷子,和高粱差不多。
加上没改良后的玉米是喜温的作物,注定无法承担开发东北的重任。
“这三种作物,谁耐寒,谁抗旱?”
朱由检铁青着脸询问,而王承恩见状,当即翻了翻文册,找到燕山所教习所记录的生长习性后便道:
“番薯倒是比起我大明大多数作物都抗旱耐寒,土豆最不耐寒,但十分抗旱,玉米比土豆耐寒,但抗旱不如番薯和土豆。”
说到这里、王承恩笑着道:
“殿下您不知道、百姓们知道番薯产量的时候都高兴坏了,按照殿下您所传授的《番薯十用》,一些百姓已经开始食用烤番薯了。”
“唉……”朱由检心中叹了一口气,心中十分无奈。
他本来以为玉米和土豆会是主力,却不想在这个时代,玉米的经济效益远不如番薯和土豆。
不过也还好、有了番薯和土豆,大明对大旱的抗性增加了不少。
“百万亩耕地,出产多少粮食?”朱由检对王承恩询问,而王承恩翻了翻文册道:
“番薯三十万亩,产二百四十万石,玉麦四十万亩,产四十七万石,马铃薯三十万亩,产八十八万石。”
《仙木奇缘》
“百万亩地,共产出三百七十五万石。”王承恩看着这文册上的亩产,心里乐开了花,说道:
“番薯和土豆若是推广,恐怕大明会迎来盛世!”
“那些前来耕种试验田的各处佃户都知道了吗?”朱由检松了一口气,说起了他当初的安排。
当初的他、是从北直隶和南直隶的众多佃户之中,一村村找来的数万佃户,让他们来永平府耕种。
眼下的他们、亲眼见证了番薯和土豆的成长,而这三百七十五万石的作物,足够种满数百万亩御马监的田地。
玉米就算了,不太适合大规模推广,但番薯和土豆是必然要推广的,尤其是番薯。
番薯的可怕之处,便是亩产高,可在地窖的恒温环境下,存放半年之久。
眼下只要把数万佃户放回去,并且宣传让御马监的百姓种植,那么御马监的养殖官场,还有百姓之间就可以在种植主食的同时,用番薯来圈养牲畜了。
这样的养殖一旦成型,规模是十分恐怖的。
数百万佃户,哪怕一人只养四五只家禽,一两头猪,那规模也是极为庞大的。
他们成了规模,御马监养军的成本就会降低,而他们的种植事情一经传开,便会向四周蔓延。
强制让百姓种新作物,百姓是难以接受的。
但如果是民间风气导致的传播,百姓比谁都种的热情。
“让各地拱卫营兵马前来接应百姓回家,顺带押运土豆、番薯、玉麦给百姓,只要他们愿意耕种,便可以自取种粮。”
“燕山所的学子和教习们,会在开春后前往各地教导他们种植。”
说到这里、朱由检脸上也露出了高兴,并对王承恩道:
“番薯给满桂留一点,大宁三卫的耕地有限,正好用来种植番薯,主粮可以等贩粮结束,去湖广、四川购买,明年开春后运粮前往。”
“奴婢领命!”王承恩心里也高兴的紧,王承恩、还有骁骑卫、锦衣卫等人也是纷纷诧异。
他们大部分都是农家子弟,自然知道亩产八石的番薯和亩产近三石的马铃薯一旦传开,天下会变成怎样的局面。
以大明眼下的土地规模和人口数量,只要传开,就基本不会有风调雨顺而饿死的百姓。
甚至因为这些新兴粮食流入市场后,米麦等粮食的价格会降低,


相关章节: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小曹第一百五十章 西南风紧第一百五十二章 布局朝鲜第一百五十三章 四处调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内部矛盾第一百五十六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一百五十七章 群臣逼宫第一百五十八章 奢安之乱爆发第一百五十九章 稳住辽东第一百六十章 整顿山西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