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家兄朱由校 第一百七十五章 兵权才是道理

第一百七十五章 兵权才是道理


推荐阅读: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温宁厉北琛执法者手册团宠小奶包:全家带着千亿物资去逃荒直播盗墓:主播实在是太刑了神医拽妃开挂了视界之外之宝石觉醒世间二三事苦境:佛狱靖玄神医拽妃开挂了慕绾绾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温宁厉我有个流量系统逃荒不慌,农女开挂种田忙

“西南之事、眼下叛军蜷缩贵南深山之中,我大明有正兵十一万,辅兵五万,合计十六万大军。”
“叛军之兵力,正辅兵相加,也不过十三万左右。”
“以眼下之难点,首要便是叛军妄图在贵南山林之中,与我军纠缠,恐怕会纠缠很长时间。”
乾清殿内,叶向高将西南之事娓娓道来,所惊人的便是小小贵州之地,居然有近三十万兵马在交战。
这样的规模,比起当年平叛杨应龙时,可是大了不少。
若是按照万历年间的标准,眼下便是天启第一大征。
群臣们商议着西南的情况,在叶向高说完之后,杨涟便主动站出来作揖道:
“万岁、西南之事不可操之过急,当徐徐图之。”
“万岁、杨都给事中所言甚是。”左光斗也站了出来,之后赵南星等人也纷纷力挺。
这种时候,齐楚浙宣昆等五党官员自然也不会催促,毕竟他们也想让奢安之乱再久一点,以此来达到捞功绩的目的。
不过、东林内部始终不是铁盘一块,这不、在众人不开口的时候,忽的有一名东林御史站了出来道:
“万岁、臣以为,当速速平叛,随后调兵援辽,以我朝三十万大军,荡平建虏!”
“正是!臣赵德明附议!”
“臣李……”
东林又开始内乱了,在高攀龙被踢出廷议后,并不代表东林嘴炮死绝了,相反他们又旺盛了起来。
尽管他们内部的杨涟、刘一燝等人都觉得要徐徐图之,但他们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
说白了、主战者能获取不少民心。
百姓都是盲从的,尤其是汉人王朝的百姓,其骄傲之心简直是其他国家所不可想象。
即便是百姓被奴役的清王朝,一轮到战事需要讨论的时候,也是一群骄傲自满的人叫嚣着主战。
他们实际上根本不知道主战意味着什么,只知道气势不能输,名声不能落。
这样的主战党,让朱由校看了皱眉,毕竟他从自家弟弟那里听了不少对西南战事的看法,知道西南不比中原和北方,山高林密,根本就无法速速决战。
眼下奢崇明要拖时间,这明显是在诱惑明军走入山中,寻找机会围歼明军。
这种时候不应该主动进攻,而是等待叛军士气降至谷底。
想到这里、朱由校用从朱由检那里听来的话,整理之后才开口道:
“叛军占据贵南一府四州二卫之地,这些地方耕地稀少,人丁稀少,所造册之田亩不过二百余万亩。”
“以二百余万亩养十三万大军,如何能养活?”
“眼下叛军之所以没有出动出击,是因为从各州掠走了钱粮无数,兵部难道连被叛军掠走多少钱粮都还没有算出来吗?”
朱由校的话,从一开始的解释,到反问,再到最后质问兵部,一气呵成。
兵部尚书崔景荣闻言,当即上前一步,行礼汇报道:
“叛军大约掠走银钱百万两,粮秣二百三十七万石,牛马六千余头……”
崔景荣的话,是根据户部对地方百姓、府库造册后,大概推断出来的数据。
这样的数据也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以这两百多万石粮秣来说,叛军最少可以在贵南地区坚持两年以上。
这就代表了明军要在贵州做好和安邦彦打持久战的准备。
“不知我朝在贵州之地眼下的粮秣银钱是多少?”朱由校询问着,而户部尚书汪应蛟闻言,便回奏道;
“贵州境内军粮不足四十二万石,银两十三万两。”
“幸得前些日子万岁发内帑银百万两支援,加上五省巡抚徐可求调度得当,筹措了一百二十六万石军粮支援贵州。”
汪应蛟所说的,是前些日子朱由检以自家皇兄名义调拨的银两,而朱由校自然也知道。
他听到这里的时候,看了一眼朱由检,却发现自家弟弟正老神在在的眼观鼻,鼻观心。
对此他倒是没说什么,只是继续开口道:
“齐王,依你之见,眼下该如何?”
来了……
当众臣听到皇帝询问齐王,便知道这是要对西南总结了。
以往每次兵马


相关章节: 第一百七十章 时不我待第一百七十一章 战争泥潭第一百七十二章 诸事繁杂第一百七十三章 国事艰难第一百七十四章 汉奸该死第一百七十六章 三省地震第一百七十七章 朝鲜太上皇杨镐第一百七十八章 荷兰入侵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兵第一百八十章 全歼荷兰远征军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