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灾难艺术家 001 时间大师

001 时间大师


推荐阅读: 凡人之从卧底开始都市绝代剑仙我在天庭做仙官西游:瞎眼五百年,弟子全是大妖大学毕业,被青梅竹马拉去当声优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世界斗破之人生模拟器1993风华尽览我的前世模拟器我靠搓丸子成为星际首富我种灵米千万,证大道永恒王的旗帜

  灾难艺术家正文卷982成本控制一直以来,陆潜在拍摄的成本控制上,从来都不需要担心,哪怕陆潜追求完美,他也始终掌握分寸。

  但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陆潜始终没有拍摄过“大”制作。

  这里所说的“大”,特指拍摄规模、片场道具、工作人员、电脑特效等等等等。

  包括“突袭”系列、“爱人”、“游客”等作品在内,尽管这些作品的规模都达到一定程度,但依旧不算大。

  “死侍”则不同,从场地租赁到片场布置,从工作人员数量到场面调动规模,从现场拍摄到后期特效,整个规模全方位上升一个台阶,甚至是两个台阶,也就是说,拍摄一场戏的成本,就不可同日而语。

  对外行人来说,可能有些困惑:

  片场已经搭建完毕,如果反复拍摄同一个场景的话,也就是利用同一个片场,为什么成本差距如此巨大?

  简单举例:

  首先,“死侍”剧组在庆城拍摄,他们说服市政厅将这个即将拆除的废墟拿来作为片场,投入实际拍摄。

  但租赁场地,却是按天计算的,这和摄影棚一样,在摄影棚停留多一天,就多算一天,哪怕庆城给予优惠,应该支付的费用也还是不能彻底减免。

  其次,剧组工作人员也同样如此,和导演、演员、编剧等等核心人员不同,剧组大部分人都是日薪。

  乃至于时薪。

  也就是说,同一场戏反复拍摄,时间的延长,费用就在持续计算。

  哪怕他们暂时没有工作任务在身,只是在待机,费用也依旧在计算,除非今天确定这些工作人员不需要前来剧组报道,那么才可以不用计费。

  再次,道具的损坏和场地的恢复。

  就好像刚刚这场戏,拍摄一次,所有道具就必须更新一次,血迹、污痕、脑浆以及其他破碎的场景和工具,全部都需要恢复原状,甚至全部采用新设备,越是大型戏份,一口气更换的道具就越多。

  这就是成本。

  “死侍”这部电影,陆潜全程采用数字拍摄,不是胶片拍摄,这还稍稍好一些,否则胶片的支出也是一个大头。

  也就是说,只要他们停留在剧组,多拍一次,制作成本就持续累积。

  由此可见,越是庞大的剧组、越是恢弘的戏份,每拍摄一次的制作费用也就越是昂贵。

  拍摄“突袭”的时候,整个规模都控制在有限范围,一场戏不满意,陆潜可以反反复复拍摄五遍十遍,可能最多也就五十万。

  但拍摄“死侍”,一场戏的制作成本可能就已经不止五十万,像今天一镜到底如此难度的戏份肯定还要更高。

  可想而知,陆潜就不能像“突袭”的时候那么任性了。

  类似的情况,不止发生在陆潜身上。

  近年来,神奇影业一直在陆陆续续挖掘独立导演、电视剧导演、广告导演、纪录片导演、动画片导演,前来指导超级英雄电影,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将这些电影当作连续剧来拍摄,而不是“电影”。

  早在神奇影业之前,兰川就有着这样的习惯,恐怖、悬疑、喜剧、科幻等等小成本B级电影的导演们,一战成名之后,大型制片厂就纷纷寻找他们前来执掌A级电影的导筒,希望挖掘出下一个票房大亨。

  当然,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整体而言,这些导演们都会遭遇相同的问题:

  拍摄成本的控制。

  并不是简简单单预算的区别,而是整个制作模式的不同,导致B级导演们难以驾驭A级电影的规模,稍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大量没有必要的支出,铺张浪费是一个问题,浪费了之后还没有拍摄出理想中的作品就更是问题了。

  更何况,看看“死侍”——

  如果雄狮影业直接丢十五亿给陆潜,要求一部优秀的成品,那么陆潜怎么也能鼓捣出一部像模像样的作品。

  现在雄狮影业就丢三亿


相关章节: 977 心神紧绷978 尽收眼底979 极限挑战980 同甘共苦981 两难抉择983 各司其职984 所谓信任985 冲动犯傻986 热闹依旧987 争议漩涡

也许你还喜欢: